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入学测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4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有翻动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由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    )
    A . 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B .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时代 C . 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时期 D . 传说中的尧舜禹和炎黄时期
  • 2. 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心”相对应的是(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礼乐制
  • 3. 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争”的核心问题是(    )
    A . 争夺政治统治的权力 B . 寻求社会稳定发展的途径 C . 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 D . 探寻实现专制集权的途径
  • 4.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 三省六部的职能更加完善 B . 政府的行政效率更大提高 C .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范围扩大 D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的调整
  • 5. 下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了解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说明(    )

    织物情况

    出现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普通织机无法制造

    织机实物史料情况

    无完整的高级织机出土,普通织机也只能据画像石复原

    汉赋记载情况

    汉王逸《机妇赋》对高级织机有所描述,如“高楼双峙”“纤缴俱垂”

    A . 汉赋记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B . 高级织机在汉代还没有出现 C . 汉代高级织品是从欧洲传过来 D . 对外交流促进了丝织业发展
  • 6. 王阳明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尤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
    A .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点 B .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 . 继承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 D .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 7. 《大清新刑律》(1911年颁布)规定:“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或便利亲属脱逃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伪证及诬告免刑”。这反映了《大清新刑律》(    )
    A . 适应了近代中国政治的变革 B . 利用宗法制维护君主专制政治 C . 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D . 明显具有近代法律的外部特征
  • 8.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
    A . 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 B . 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 . 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 D .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 9. 191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    )
    A .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高涨 B .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 . 压制了民国时期工商业的发展
  • 10. 有学者认为:“宪法者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不许离其宗者也。”由此可见,该学者(    )
    A . 宣扬民主观念,反对专制 B . 提高国民素质,推崇宪政 C . 抨击传统道德,捍卫共和 D . 解释宪法含义,力主共和
  • 11.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 )
    A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 《论持久战》 C . 《新民主主义论》 D . 《论联合政府》
  • 12. 1962年,中共中央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明确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此后,人民公社数量较核算单位下放前增加了15534个,增加27.72%,生产队增加了895502个,增加19.58%。这些措施(    )
    A . 克服了公社体制的弊端 B . 使人民公社的规模更加扩大 C . 使当时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D .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13. 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到1500、2000、2500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这一规定,力图(    )
    A . 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 B . 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 C . 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 D . 保证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
  • 1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
    A . 美国应该建立一个强大中央政权 B . 美国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C . 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 D . 他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很失望
  • 15. 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 . 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C . 科学理论的指导 D . 工人阶级的暴力斗争
  • 16. 1530年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出版,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该书当时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它(    )
    A . 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 B . 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 C . 使日常生活更符合教会规范 D . 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
  • 17.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
    A . 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 . 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 . 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 . 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 18. 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

    丘吉尔

    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

    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

    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 . 诺曼底登陆成功 B . 日本投降,二战胜利结束 C .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 D .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19. 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是由于(    )
    A . 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 B . 美苏之间冷战有所缓和 C . 华约国家离心倾向加剧 D . 苏联完全放弃了霸权政策
  • 20. 1958~1979年,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同期,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A .   欧盟日本等发展速度加快 B . 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向独立 C . 世界各国粮食基本自给 D .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领土制的周代,官营手工业就已存在。其时,主要生产封建贵族奢侈品和军用品。而到了西汉,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重要变化,生产活动不再限于非营利性的自用品及军需品,逐渐扩展到了营利性的重要产品,如制盐、冶铁等。……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以期获得稳定财政收入。

    材料二  在唐朝……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朝廷使用……凡属皇室宫廷所需要的手工业产品及其生产、经营,都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少府监”和“将作监”是管理各工官的长官。……唐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人都必须是具有匠籍的番匠。……皇帝和大贵族需要的工艺品和为满足海外出口贸易需要的产品,都由两监组织供给。两监是手工业的精华所在,足以代表当时手工业技巧的最高水平。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西汉时期官营手工业与周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 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期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百年人口预测报告: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40亿;1980年中国人口才10亿,粮食就已经短缺,要是增加到15亿,等于多出三分之一的人口来分有限的资源,中国肯定崩溃,要想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减少人口……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减少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14个省份相继取消了生育第二胎的生育时间间隔等。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材料二  再从长远看,新生人口对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使用需求,都将吸引大量的政府和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在现代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新生人口的平均素质也将不低,他们将释放的创业和创新活力更是令人振奋。最后,全面放开“二孩”也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科学化、法治化的新起点。政策将更遵循人口发展的科学规律,相关政策的落实执行也将纳入法治轨道。如此,中国人口结构的新常态转变才能更加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应该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是与时俱进。

    (1) 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
    (2)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意义。
  • 23. 材料  尊老养老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国初年,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传统色彩的养老观,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民国17年,上海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民国32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摘编自《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养老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 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 24. 材料一  “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材料二  “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1) 根据上述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
    (2)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 25. 材料   尼尔·斯玻尔(1885-196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1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21年-1930年间,玻尔真诚邀请来自美国、苏联、日本等17个国家的63位物理学家相继访学研究所,其间三分之二的人不满30岁。他们中有对玻尔理论提出强烈异议的海森堡,也有对玻尔批评从不留情的泡利。他们两人一组或者多人一组进行开创性地、深入地持久地讨论、研究,玻尔最为年长,但非常活跃、乐观,经常和青年们一起背上背包去旅行,很多物理问题和哲学思想的讨论就是在旅途上或在小客栈里进行的。玻尔的量子化原子模型、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等给量子理论这一深奥的课题带来了光明。二战后,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各人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去医治战争的创伤,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虽然事先没有任何约定,但所有的人都为同一种精神所驱使。这种精神就是“哥本哈根精神”。
    (1) 根据材料,概括“哥本哈根精神”的主要内容。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哥本哈根精神”。

三、论述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