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5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故乡》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塑造了闰土、杨二嫂两个典型形象。 B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 . 用典一是事典,二是语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属于事典。 D . 《岳阳楼记》、《马说》中的“记”“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B . 随着祖国的强大,我国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C . 警察们抽丝剥茧 , 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交通肇事逃逸。 D . “万园之园”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抢夺、焚烧,珠宝字画等已荡然无存了。
  • 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果复句) B .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假设复句) C .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转折复句) D .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并列复句)

二、情景默写

  • 4. 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晨昏之景明暗交替的美景令人向往。
    (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是“”。
    (5) 每一位文人墨客都在他的作品中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基础知识综合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期间曾说:”只要穿上印有中国国旗的运动衣,是代表祖国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使命。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语句铿锵,誓言铮铮,没有揉造作,没有意逢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中国女排才一次次获得了绝地逆转的奇迹。女排精神是心无旁wù(    ),一往无前。它让在困难面前退缩的人自惭形huì(    ),让几经打击灰心丧气的人重拾信心。

    (1) 给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注音。

    揉造作()    意逢迎(

    (2)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规范字。

    心无旁wù()   自惭形huì(

    (3) 这段文字中加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四、名著阅读

  • 6. 名著阅读。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艾青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

五、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文)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逃避名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树林阴

    ②太守

    ③初滁山

    为五一尔

    (2) 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选项(   )

    例句:老

    A . 太守归宾客从也 B . 不知人之乐 C . 往,暮而归 D . 年又最高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欧阳修的“乐”,二者有什么区别?请分别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书法要有“丈夫气”

    ①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

    ②“丈夫气”固然不是书法所有之必须,却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气质。

    ③何为“丈夫气”?即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

    ④“丈夫气”是书法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征,不是逞强使气、矫揉造作,也不是粗都狂怪、哗众取宠。

    ⑤倡导书法的“丈夫气”,并不是说书法只能是男儿所为,也不是大男子主义,即使是女性书法,也可以具备此种气质。现代著名女书法家游寿、萧娴,碑学功力深湛,浑朴雄健,其书法便深具“丈夫气”

    ⑥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关。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柔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

    ⑦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牍,盘曲繁复的瓦当书法,半篆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汉石阙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筑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在汉代,任何一个阶层,只要稍识字者,包括女性和一般工匠,都不乏强烈的书法艺术表达冲动,这是其有别于其他朝代之处。故此,康有为才盛赞汉人之“分”,并在其书学名著《广艺舟双楫》中专辟“本汉”篇,阐述汉代的“八分”气象。

    ⑧汉代之后,从曹魏到西晋到十六国时期,再到北魏、北齐、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书法则为之一变,开启了一种南朝风雅,其雄豪之气稍逊于汉魏八分。唐人崇尚雄强阳刚,但总体而言,已逐步走向定型化和规范化,缺少一点率性、烂漫的艺术气质。

    ⑨清代碑学促生了金石书风。书法的金石气拓宽了笔墨与宣纸的关系,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书写材质,即两晋以前的书写载体——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质书写材料,使书法呈现出阳刚之美,书法审美产生巨大变革。碑学固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仍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

    ⑩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合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不可或缺。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主流书风之中。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一种大丈夫的担当精神,尤应倡导阳刚大气、与时代精神相符的书风。

    (1) 通读全文,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3) 第⑥段画线句子初稿和修改稿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表达作用?

    初稿:阳刚雄强,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是一种柔美。

    修改稿: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柔美。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割麦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镀刀在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刷刷刷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色,黑糊糊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看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地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催泪弹,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鸣鸣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哀鸣。“快割,哭啥?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鸣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蹒跚着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刷刷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成了非洲黑人,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文中②-⑦段写父子之间交流有4处语言描写,梳理其中儿子感情变化的过程。

    憋气难受→→崩溃无奈

    (3) 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 结合语境,说说⑭段末句子中加点的词“盈”好在哪里?
    (5)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作文

  • 10. 作文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著,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依据以上对“恒”字的解释,任选角度,以“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或抄袭;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