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按要求选择。
    (1)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未曾谋面的故人在秋风中相视而笑。 B . 王老师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总是那样温柔耐心,不厌其烦,真是“润物细无声”。 C . 小赵的论文多从旧见,缺乏独到见解,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关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
  • 2. 按要求选择。
    (1) 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小明送小强一本书,书的扉页上写着:“望君惠存。” B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 . 听说你乔迁新居,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D .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二、情景默写

  • 3. 按要求填空。
    (1) 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 杜甫《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上表达诗人无限深沉悲秋情感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迷津处一片蒹葭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305篇,最爱就是这首《蒹葭》。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

    ②《蒹葭》是那种很彻底也很孤绝的诗。“诗无达诂”、“诗不可译”之类的话仿佛是为这类诗量身定做的。谓予不信,可试着改动或删除它一个字,你会发现,一整首诗都会喊“疼”!这样的诗注定是一个谜,公然挑战我们的情商和智力。古往今来,对这诗的解读早已成为一大悬案。如《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美刺”的传统固然肇端于《诗经》,然诗歌的本义一旦被坐实,赏读的趣味便要减半。还是朱熹老夫子聪明,他在《诗集传》里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闲闲一笔,不仅消解了上述诠释的权威性,也给《蒹葭》的多元解读另辟了一条蹊径。

    ③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芦花色白,何况一大早还打上了一层如霜的白露!想象里,那长满蒹葭的水边该是一处野渡吧,没有板桥,没有扁舟,当然也没有鸬鹚,隐隐约约的雾,在水一方的人,如真似幻,扑朔迷离得一塌糊涂。那是一片亘古的迷津,在汉字里疯长了几千年的芦苇摇着头,逗引着那些“会思想的芦苇”纷纷加入这场“猜谜游戏”。

    ④上文学史课,每次讲到《蒹葭》,不免要问:“这是一首什么诗?”学生多半以“爱情诗”对之,殊不知古人眼里,爱情的地位远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大。不过读到一个“情”字也很了不起,应予肯定。然如果是写爱情,那也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诗人和他的对象“伊人”实在离得太远,“在水一方”说的就是“距离”。而且,两个端点之间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水,阻挡牛郎织女的银河不也是另一种“水”么?窃谓诗的美感一多半便是缘于这“距离”的营造。如果“伊人”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真的还能兴起美感和追求的冲动么?写“距离”只是第一层。接下来的“溯回从之,道阻且长”,则是写求索过程的艰难,惟其艰难才乐此不疲。“过程”的终点是“结果”,可一旦有了“结果”,会怎样?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其所有的悲壮和崇高正来自于石头推到山顶又会落下来。“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极妙,不仅渲染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意境,也附带让这“结果”永远地悬置起来,成了钱钟书所谓“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结果”的未知既是一种缺憾,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无言的美丽?

    ⑤进而想,这难道仅仅是写爱情吗?理想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谓“生活在别处”,宗教所谓“彼岸世界”,这些对人生“此在”困境、“彼岸”虚无的一种哲学表述,亦可作如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蒹葭》不仅写了景,抒了情,还言了理。要说“朦胧”,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

    ⑥我想,中国人应该会背这首美感和哲思兼善的《蒹葭》,将这首诗刻录在大脑的硬盘里,就是出国了也不会走失,情绪低落时吟哦一遍,灰暗的天空说不准就会明亮起来。因为这是地道的母语,也是我们民族的徽标,文化的基因和灵魂的胎记。

    (1) 在第①段中作者说“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这是因为
    (2) 结合上下分析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 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 . 第②段“诗不可译”是说诗歌确切的解释,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B . 《毛诗序》和《诗本义》对《蒹葭》有不同的理解,但都“美刺”的解读方法。 C . 朱熹否定了《毛诗序》和《诗本义》的解读对《诗经》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D . 作者眼里《蒹葭》可以解读为爱情诗,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求。 E . 第⑤段说《蒹葭》“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这“朦胧”包括意境和理的朦胧。 F . 最后一段在分析《蒹葭》的景、情、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它在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4) 作者在第④段中从“距离”与“过程”两方面阐发了《蒹葭》的美感,这美感具体是什么?
  • 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⑥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所以当我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当全世界很多人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的时候,我曾对人讲,俄罗斯是不死的,它会复苏的!理由就是:这是一个拥有了伟大哀愁的民族啊。

    ⑦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落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⑧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拥绑在尸床上。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⑨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

    ⑩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

    (1) 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赏析其表达效果。
    (2) 作者认为,真正的哀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
    (3) 结合全文,分析以“是谁扼杀了哀愁”为题有什么好处?
    (4) 以第⑧一⑩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
    (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孤独寂寞的心态写照。 B . 颔联中“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C . 颈联中“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 D .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以人们采菱而归的热闹景象,反村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3) 简析颈联写景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金砺则利  ②木直

    ③非能     ④金石可

    (2) 选出下列“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 .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 . 水为之,而寒于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与子俨等疏

    (晋)陶渊明

    ①告俨、俟、份、佚、佟:

    ②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发斯言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③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⑤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②,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俨、俟、份、、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②归生、伍举:战国时楚国人,二人为好友。伍举因罪逃往郑国,再奔晋国;在去晋国的路上与出使晋国的归生相遇。两人便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叙说昔日的情谊。

    (1) 陶渊明,名潜,是诗派的创始人。
    (2)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
    A . 一个人的穷达与否、寿命长短与否往往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B . 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 C . 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追求显达,期望长寿往往不可得。 D . 人在穷困之时常常过分地追求显达,期望长寿,这是不可得的。
    (3) 第⑤段多用典故,任选一个赏析其表达效果。
    (4) 概述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六、命题作文

  • 9. 按要求,完成作文。

    无论在何种处境,人都需要努力寻找些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认识和思考?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诗歌除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