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汇文中学朝阳垂杨柳分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y”代表的是()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丝生锈 B . 酒精燃烧 C . 水果腐烂 D . 冰块融化
  • 3. 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Al    C . O    D . Fe
  •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红磷 C . 硫粉 D . 铁丝
  • 6.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 . 氟单质 B . 氟原子 C . 氟分子 D . 氟元素
  • 7. 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1 B . 23 C . 11 D . 12
  • 8.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 . O2 B . 2O C . 2O2 D . 2O2
  •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点燃酒精灯
  • 10. 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氮气和氧气的是(   )
    A . 观察颜色 B . 闻气味 C . 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D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11. 下列现象中,主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纸张燃烧 C . 食物腐烂 D . 钢铁生锈
  • 12. 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氮气N2 B . 过氧化氢H2O C . 二氧化碳CO2 D . 氯化钠NaCl
  • 14.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石蜡的密度 B . 石蜡的可燃性 C . 石蜡的溶解性 D . 石蜡的硬度
  • 15.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 N2、O2等能比较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 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D . N2、O2混合后各自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 16.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 B . 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 . 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 D . 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 18. 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放出大量热,是火箭的动力来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B .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均属于单质 C .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 . 产物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 19. 根据如图,下列关于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氢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B . 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有所减少 C . 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D . 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质量比为2:1
  • 20. 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 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 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 D . 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

二、填空题

  • 21. 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

    (1) a的化学性质,因此常用做保护气。
    (2) 下列选项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填字母序号)。

    A霓虹灯        B医疗急救        C炼钢

  • 22. 进入地窖或深井前,需用燃着的蜡烛做烛火实验,如图所示。

    (1) 若蜡烛熄灭,说明地窖或深井中氧气含量(填“高于”或“低于”)空气。
    (2) 从氧气性质的角度,分析进入地窖或深井前需要做烛火实验的原因:
  • 23. 在密闭的空间中,可使用“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lO3)、金属粉末(Al、Fe、Mg等)和催化剂等。
    (1) 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2) 推测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
  • 24. 下表为北京市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①首要污染物是;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是(填1种即可)

  • 25. 潜艇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1) H2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 核动力潜艇中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由于(填字母序号)。

    A水中有氧分子    B水中有氧元素   C水中溶解有氧气

  • 26. 开水壶用久了会产生一层厚厚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1) 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 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
    (3) 旧式水壶的外壁由铝制成,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如图所示。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27. 米酒是中国传统美食,用糯米发酵制得的米酒中含有少量的乙醇(C2H5OH)。
    (1)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酒精变为酒精蒸气时,变化的是
    (2) 用洁净的纱布将米酒和米粒分离的方法是(填操作名称)
  • 28.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1) 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1)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红。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 列举一个生活中同样说明该性质的现象:

三、计算题

  • 30. “书香”中含有多种成分,随着时间推移,书中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糖醛(C5H4O2),测定它的含量可以检测书籍年代。
    (1) 糖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四、科普阅读题

  • 3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络结构,氢原子以交替形式从石墨烯平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条即可)。
    (2) “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
    (3)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
    (4) 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由种元素组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石墨烯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

    C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的性能完全相同

五、流程题

  • 32. 氨气(NH3)的合成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 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并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从合成塔排出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在生产NH3的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33. 富氧燃烧技术中,用氧气含量高于21%的富氧空气支持燃烧,能起到节能和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富氧燃烧的产物中CO2的含量可达到95%,有助于CO2回收利用。该技术的主要流程如下:

    (1) 空气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图中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2) 该流程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写出一种即可)。

六、实验题

  • 34.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若拧松锥形瓶上的胶塞,指针将会(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
  • 35. 根据下图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请选择一个收集装置,并说明该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请选择一个收集装置,并说明该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 36.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2) 若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目的的实验,选择物质的依据是

    A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

    B与氧气反应后,不生成新的气态物质

七、简答题

  • 37. 用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 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若要说明实验1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
    (3) 实验2中反应的方程式为,说明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

八、科学探究题

  • 38. 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_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1) 实验①的现象为,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变化。
    (2) 实验③的目的是
    (3) 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4)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序号

    1

    2

    3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填“成立”或“不成立”)。

    (5) (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
    (6) (实验反思)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