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77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   )
    A . 神权与王权 B . 皇权与相权 C . 中央与地方 D . 外戚与宦官
  • 2.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 .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 .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 .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 .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 3.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   )
    A .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B .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 .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 .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4.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悼念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将士的葬礼上说:“让烈士的遗孤们在长大成人以前一直受到公家的救济,这是真正的奖品……希腊像授花环一样,将这一奖品授予她活着或死去的儿子们。”这一行为(   )
    A . 解决了雅典公民参军参战的后顾之忧 B . 增强了雅典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C . 提高了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 D . 彰显了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 5.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整理编辑罗马法,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法理汇要》50卷,《法理总纲》4卷,再加上后来的《新律》,统称《民法大全》。由此可知(    )

    A . 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B . 万民法得以进一步完善 C . 罗马法的内容得以保存 D .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6. 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   )
    A . 对专制王权的制约 B . 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 . 对天赋权利的实践 D . 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军舰,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这表明,当时美国(    )
    A . 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 . 贯彻分权制衡原则 C . 扩大了中央政府权力 D .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 8.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下列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9.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这说明两国(   )
    A . 都富有专制色彩 B . 元首掌握议会 C . 都属于代议制 D . 议会权力较大
  • 10.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
    A . 强调君主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 B . 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 . 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D . 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 11.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下列探索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 秋收起义→遵义会议→八七会议 B . 三大战役→渡江占役→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 . 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八一宣言 D . 瓦窑堡会议→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12.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
    A .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 .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 .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 13.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

    A . 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B .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 . 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 14. “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它们的差异至今还显而易见: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城市,然后在农村实行集体化;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这里的“差异”(   )
    A . 由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导致 B . 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 C . 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 导致两国革命结果不同
  • 15.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中国造社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
    A . 革命理论不断发展 B . 太平天国走向成熟 C . 时代变化影响农民运动 D . 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 16. 1917年,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这一年内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两次革命除了各自的特色外,还有其共同之处(   )
    A .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B . 革命的主力和斗争手段 C . 革命所追求的目标 D . 革命的任务和革命动力
  • 17.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 .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 B .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 18.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不同社会制度 B .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 .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 都有独立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19.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共同纲领》 C . 五四宪法 D . 八二宪法
  • 20.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下列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事件先后顺序是(   )

    ①尼克松访华

    ②重返联合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②④①
  • 21.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   )
    A .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 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 22.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
    A .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 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 . 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 使欧洲长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 23. 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二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 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24. 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限制 B .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 C . 该趋势在20世纪60、70年代已出现 D . 各大国共同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加强
  • 25. 清代官员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江南地区(   )
    A . 棉纺织业迅速兴起 B .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C .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 26. 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庙会开始兴起,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这反映出(   )
    A . 坊市制逐渐被打破 B . 政府不再监管商品交易 C .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 . 宗教传播阻碍经济发展
  • 27.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 .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B . 解放战争期间 C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28. 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的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9.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 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30. 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 . 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 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 . 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 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材料二  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

    ——薛福成《筹洋刍议》(注:1879年至1881年成书,1885年正式刊行)

    材料三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一览表(部分)

    类别 法规名称及颁布时间
    综合性法规 商人通例、公司律(1904年);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
    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
    呈请专利办法(1904年);
    破产律(1906年)
    奖励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1903年);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奖励棉业章程(1910年)

    ——据蔡双全《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研究》整理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阻碍明朝商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2)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此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产生的客观作用。
  • 32.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一党体制”指的是现代中国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其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