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下列符合新石器时代的特征的是(  )
    A . 大量使用陶器 B .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C . 青铜农具出现 D . 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
  • 2.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来看,我国的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  )
    A . 分布均衡 B . 集中在长江流域 C . 多元一体 D . 有海洋文明特质
  • 3. 某遗址“距今6 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炭化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4. 某处考古出土的实物主要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这处文化遗址应该是(  )
    A . 仰韶文化 B . 大汶口文化 C . 龙山文化 D . 河姆渡文化
  • 5. 夏朝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商朝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 . 封邦建国 B . 王权至上 C . 王位世袭 D . 宗法制度
  • 6. 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定期向周王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  )
    A . 拓展了统治区域 B . 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 C . 实现了中央集权 D . 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
  • 7.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家国一体 B . 血缘纽带 C . 等级严格 D . 地方分权
  • 8. 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
    A .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 .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 . 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 .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 10. 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 孔子 B . 秦始皇 C . 老子 D . 韩非子
  • 11.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最终在战国末期,法家的“刑法”思想占据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
    A . 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 . 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 . 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 1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一规定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打击旧的贵族 C . 推动经济发展 D . 实现富国强兵
  • 13. 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减少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 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B . 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 C . 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 D . 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可能性
  • 14.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一观点代表的利益集团是(  )
    A . 奴隶主贵族 B . 下层平民 C . 卿大夫和士 D . 封建地主
  • 15.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主要得益于(  )
    A . 分封制度推行 B . 儒学独尊确立 C . 礼乐制度形成 D . 秦朝统一文字
  • 16.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 .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B . 约法三章,废秦苛政 C . 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D . 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 17. 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光谓:“此内(中)朝事,无关外朝也”。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
    A . 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 . 已失去了皇帝对其的信任 C . 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的削弱 D . 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的监督
  • 18.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A . 文化教育的发展 B . 国家统一和皇权专制 C . 民族关系的加强 D .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 19.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A . 平定七国叛乱 B . 削夺王国的封地 C . 颁布“推恩令” D . 北击匈奴修长城
  • 20. 当匈奴浑邪王率部来归时,汉武帝不仅封其为侯,还分置五个属国,并特许“因其故俗”。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
    A . 消除了北方边患的威胁 B . 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 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D .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21. 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
    A . 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 B . 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 C . 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 . 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22. 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招纳宾客徒附,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这一发展(  )
    A .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 . 对中央集权是一种挑战 C . 保证了地方的稳定 D . 利于国家培养大量人才
  • 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 .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 . 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 .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 .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 24. 东晋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后南朝(宋)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后,被后人称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 门阀士族地位动摇 B .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 . 宦官外戚交替执政
  • 25.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了( )
    A .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 .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 .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 .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二、非选择题(3题,共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唐)孔颖达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

    ——柳宗元《封建论》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目的。
    (2) 根据材料二,周初能够被“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是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 有何影响?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 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说明汉朝皇帝采取了哪些“新的控制手段”(本问不得采用材料二中的信息)。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