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改革政治体制 B . 发展民族工业 C . 反侵略反封建 D . 推翻军阀统治
  • 2.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是(   )
    A . 评价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 . 电视连续剧《林则徐》 C . 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D . 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3. 条约规定:“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口章程比例......。”该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瑷珲条约》
  • 4. 1861年,法国文豪雨果在给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以下对材料中“这次远征”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 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B . 使中国政府完全受控于洋人 C . 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D .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5.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 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 .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 .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 6.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说明(  )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 7. 张之洞说:“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张之洞认为防止“中国之财溢于外洋”的关键是(    )
    A . 禁止进口货物 B . 创办近代企业 C . 购买洋布、洋纱 D . 断绝中外贸易
  • 8. 洋务运动中,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 洋务运动企业官办性质发生改变 B . 中国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了困境 C . 洋务企业抵制了外国的经济势力 D . 造船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一定变化
  • 9. 有学者指出甲午海战全面爆发之前,丁汝昌一再向清政府申请: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但朝廷拒绝了他在主要战舰上配置克虏伯速射炮和后膛炮的最低要求。该学者认为丁汝昌(    )
    A . 认识到北洋水师的落后 B . 作战勇敢且经验丰富 C . 对海军的事务不甚精通 D . 始终身在一线积极抗战
  • 10. 康有为上书强调:“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日本曾)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这表明康、梁的共同主张是 ( )
    A . 对日开战收复台湾 B . 学习敌国变法思维 C . 鄙视日本扬我志气 D . 揭露日本夺我琉球
  • 11.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 (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二、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12分,共26分。)

  • 13.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 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 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 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 14.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李鸿章上奏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战拆毁,致激民变。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矫众说,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多给钱拆迁老百姓的坟墓)以避之。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材料三:1881年,为例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筑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筑了铁路。

    ——摘编自《近代史资料汇编》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
  • 1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2) 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这场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三,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不断往下“沉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