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5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 B .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 C .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寓言作家 D . 《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劝勉儿子的信
  • 2. 下列知识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失败是成功之母”中一组反义词的对比运用,使句子更具说服力。 B .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反映了说话人的情感倾向。 C . 古今汉语中某些常用词语意差别很大,如“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 D . 寓言这种文体不限篇幅,常用假托的故事寄语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句子默写

  • 3.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3) 我国古典诗歌里的“秋”,别有一番情致和韵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是动植物在秋风中的一派灰暗,刘禹锡《秋词》中“”是对比后对“秋”的全新见解,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是秋夜环境中更强烈的凄凉孤独。
    (4) 《<论语>十二章》中提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三、字词书写

  • 4.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一起出发了。

    ②大家去找这猫,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③我便假装liū da,走在和他平行的去往山窝的路上。

    ④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jiù yào的人,看不见这衣服。

四、语言表达

  • 5. 请从你的阅读积累中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①遽(jù):立即,匆忙。②契(qì):用刀刻。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及其家穿

    ②求之若此

    ③楚人有江者过

    ④不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 (甲)文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 (乙)文中楚人闹此笑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 从选段看,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人?
    (2) 简要概括选文第①段中“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3) 从表达效果看,下面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改句: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全都为之感动。

    (4) 《纪念白求恩》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作者热情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最后闸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时,用“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热情议论,这具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意义。(请用文中原句作答)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捅马蜂窝

    冯骥才

    ①爷爷的后院很小,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了。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

    ⑨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⑪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我心头。

    ⑫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黏上去。

    ⑬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⑭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⑮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⑯我和爷爷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          

    (1) 梳理选文写作思路,在①、②处填入恰当内容。

    →“我”捅了马蜂窝→②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2) 选文第⑥段加线句“那多有趣”中“那”指代的是什么?
    (3) 说说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选文⑬⑭段,为什么反复写“我”在后院的等待?
    (5) 请结合文意,为选文补写一个能点明中心的结尾句。

七、名著阅读

  • 9.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

    (1) 这个故事中,哪吒劝其“父王息怒”的原因是什么?
    (2) 根据你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体验,说出一条哪吒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八、作文

  • 10. 作文

    2019年,你开启了初中生活。这段生活中,你定收获了很多的“特别”:一段特别的旅行,一次特别的相遇,一件特别礼物,一份特别的作业……促使你在某个方面快速成长。请你选择一次“特别”,跟大家分享。

    题目:特别的   ▲         

    要求:①将题目补全,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讲述有真情实感的故事。②中心明确,思路要清晰,描写要抓住人物特点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