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16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

    A . 以人为本的思想 B . 无为的思想 C . 以理服人的思想 D . 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 2.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的思想是(    )

    A . 天人合人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民贵君轻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 某校举行《儒学是进步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的辩论赛,在陈述环节中有一方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它是哪一项?(    )

    A . 早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B .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 . 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 4.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 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 . 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 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 5.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 .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6.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7.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    )

    A .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 .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8. 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

    A .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 . 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C .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 都具有民主色彩
  • 9. 文艺复兴时期和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B . 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 . 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 . 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 10. 俄国和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蓝,但没有人能够永远留在摇蓝里。”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成就是(    )

    A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 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 .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 11. 维新变法运动时,康有为说:“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指政治上实行(    )

    A . 君主专制 B . 君主立宪 C . 联邦制 D . 共和制
  • 12. “还珠格格”,“超级女声”等节目热播,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这说明电视具有(    )

    A . 娱乐性 B . 艺术鉴赏性 C . 传播信息的作用 D .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 13.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时期曹植书房的场景,其道具不应该有(    )

    ①书案上的毛笔、纸张       ②一堆印刷的书籍

    ③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④墙角放着一本仿写的《黄帝内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下图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 ——“舞动的北京”,它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色是(   )

    A . 设计者的独具创新       B . 传统印章与书法艺术的结合 C . 反映了甲骨文的特点     D . 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 15. 邓小平在一次文物展上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 . 《黄甲图》 B . 《洛神赋图》 C . 《游春图》 D . 《清明上河图》
  • 16. 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最根本的相同点为(    )

    A .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 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 坚决反对“左”倾错误 D .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17.

    《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观察图片并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 . 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 . 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 . 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
  • 18.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

    A . 进化论原理 B . 相对论原理 C . 万有引力定律 D . 主权在民思想
  • 19.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 .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 20.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 武装反抗的策略 B .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 . 井冈山道路
  • 2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 )

    A .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 .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 .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 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 22. 唐朝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 . 封建经济的繁荣 B . 科举考试提倡写实 C . 庶族地主登上政治舞台 D . 南北文化的交流
  • 23.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    )

    ①牛耕的出现    ②蒸汽机的改良    ③电动机的出现    ④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4.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诗人雪莱著名的一部诗剧。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精神。就创作手法而言,下列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最接近的是

    A . 《人间喜剧》 B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 . 《离骚》 D . 《战争与和平》
  • 25. 《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 .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 .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 .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26.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对该设计的意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 .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 体现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27. 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

    A . 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B . 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 . 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 . 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 28.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 .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 .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 29.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 .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 .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 30.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

    A .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 31.

    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伏尔泰

    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 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2) 根据材料二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主观因素。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 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 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1)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