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质量评价试卷(一)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98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是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所作。词的上阙叙事,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B . 词的下阙以抒情为主,抒发了渴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上前线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情感。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C .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D . 如同曹操《龟虽寿》中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样,“鬓微霜,又何妨”也是苏轼内心的直白,他虽在仕途上屡遭坎坷,却不在意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还想要报效祖国。
  • 2.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题。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并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B . 李逵长相黝黑粗鲁,一生憨直,擅使两把大刀。回家见母亲,母亲因思念儿子常年流泪,已经双目失明。李逵骗母亲说做了官,要接母亲去享福。背着母亲至沂岭,母亲直喊口渴。于是李逵让母亲坐在一块大青石上,自己去给母亲取水。不料取水回来,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愤交加,手拿大刀,连杀子母四虎,并收拾了母亲的尸体残骸,送到一座庵后埋葬。 C . 比丘国国王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孙悟空请各位神灵暗中保护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待他灭妖后送还。悟空此举,感动了百姓,纷纷叫道:“扯住唐朝爷爷,到我家奉谢救儿之恩!”并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孙大圣,撮着唐三藏,牵着马,挑着担,一拥回城,这家也开宴,那家也设席,盘桓将有个月,才得离开。 D .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错疑在宝玉身上,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而独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黛玉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情思。感花伤已,含泪葬花,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落花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二、对比阅读

  • 3.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B .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振奋精神 C .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D . 但当涉猎                                  涉猎:涉及猎取
    (2)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B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纪随同时光而缓慢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 C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D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物这么晚啊!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乙文写孙权以切身经验启发吕蒙学习,可见孙权是一位善于劝说、爱惜人才的君主。 B . 甲乙两文都讲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只有静心专一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只有定下志向才能学有所成;乙文则通过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人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所长进。 C . 甲文是慈父在谆谆教导儿子,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简约而有力量;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因而格外令人珍惜。乙文运用对话展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可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 . 甲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一开篇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谨严,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乙文记事简练,详略得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详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笔带过,而吕蒙的学有所成则是通过侧面描写详写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愧疚

    丁宁

    ①小时候,一个教私塾的老头儿,常指点我学点古诗文,这老头对我极少有笑容,要求极严格。他每教我一篇,必得要我也学着他那音调背下来。我自是不愿,但违抗不了我母亲。她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妇女,可就是崇拜读书识字,对那些信奉孔孟的老夫子们,更是五体投地。千叮咛,万嘱咐要那老头儿教我熟读诗书。

    ②老头儿除教我背唐诗,还教一点古文,先秦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以后历代的名家之作,都教我一点,我大半不懂,也不想懂。可是,渐渐对一些抒情的文章,感到了兴味。我背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向子期的《思旧赋》,也模仿着老头儿,拖腔拉调,抑扬顿挫。

    ③夏夜,我和母亲坐在小院里乘凉。“牛郎织女快团圆了。”母亲看着天空的星星,总不厌其烦地讲着我已听过十几遍的故事。母亲讲完故事,照例说:“该背书了,我不说你是不背的。”于是我便打着哈欠,无精打采地背诵。至今,我还觉得奇怪,我背那些古文,母亲听不懂,却总是爱听。等我打起精神,背得带点感情的时候,她那摇动的芭蕉扇,也仿佛有节奏地打着拍子,连那猫咪咪也伴和着,温柔地咕噜咕噜念着经。

    ④还有一次,我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读着读着,流下眼泪,被母亲瞧见了,她问我读的什么那样伤心,我对她说了文章的意思,结果又引起她的伤感。她说,这文章使她想起了早年死去的舅舅。母亲说:“看人家一个做叔叔的,还把侄儿写在文章里,叫千百人都哭,可是你那舅舅,你姥姥去世了,只有我在心里记着他,要是我死了,还有谁知道世上有那么个人呢!”从此,每每风晨雨夕,我读那“千古绝调”,眼前总浮动着母亲的眼泪。

    ⑤一个秋夜,我和母亲又坐在小院里,“为什么好久不背书了?”母亲问我。我告诉她,我现在读的是新书,不用背。她似乎很诧异,问我手中拿的什么书。我说,是一个叫朱自清的人写的,母亲要我念一段给她听,我只好照办。在蟋蟀的催促下,我们进了房间,坐在温暖的炕上,母亲高兴地点上小油灯,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还没念完一段,母亲便欣喜地说:“这书好懂,”当我念到那位父亲为远去的儿子买桔子,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他的背影流眼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过一会,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高丽国。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⑥那时,我爹在朝鲜手头拮据,为了把路费节省下来,给家多捎几个钱,已经三年不回家了。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一个中等个儿,头戴灰色毡帽,身穿深灰色的粗布夹袍,上罩着线呢马褂,肩上背着一个土色帆布旧钱褡子。出了家门,脚步匆匆,只见褡子的一头在他背上鼓鼓囊囊,那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甜饼,还有母亲亲手给他做的纳底鞋。

    ⑦爹的这个背影,长久不变,直到接近六十岁的时候,我仍然追着他过大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经不是那么挺直和硬朗,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那是多么悲凉的背影!当我懂得一点人生以后,我常想,有谁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啊!

    ⑧没有料到,后来我自己踏上了文学工作之路。自然,我常常想到我爹的背影,他已经去世了,我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支顺手的笔。于是我自怨自艾,觉得对不起我爹,他用血汗养育了我,可我报答了他什么?我更对不起从很早就对我抱着期望的可怜的母亲啊!

    ⑨再以后,在革命的路上,越来越远,爹的背影似乎变得模糊了。而代之的是许许多多新的壮丽的背影,有昂首阔步、奔向战场的背影,有视死如归、牺牲在敌人枪弹下的背影,还有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瘦弱弯曲的背影,健壮高大的背影……~我自问:为什么不去歌颂他们、表现他们呢?

    然而一直到现在,我竟没有描好我心中的“背影”。

    (1) 下列对画线的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画线句说明母亲没有受过教育,崇拜读书识字,她深知读书写字的重要,不想儿子没有文化,像她那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B . 第③段画线句写母亲听不懂,却总是爱听,是因为她陶醉在对儿子未来的憧憬之中,因此她喜欢听儿子背书。 C . 第④段画线句的“千古绝调”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眼前总浮动着母亲的眼泪”是因为母亲由韩愈的文章想起早年死去的舅舅,“只有她心里记着他”,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D . 第⑩段画线句“我竟没有描好我心中的‘背影’”,反映出作者的愧疚之情,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
    (2) 下列对本文的标题“愧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为“愧疚”,是因为“我”没有把父亲的背影写出来,愧对父亲的血汗养育之恩。 B . 文章题为“愧疚”,是因为“我”对不起很早就对“我”抱着期望的可怜的母亲,愧对母亲的养育和教诲。 C . 文章题为“愧疚”,是因为“我”没有把革命道路上许多壮丽的背影写出来,愧对党的教育和人民的培养。 D . 文章题为“愧疚”,是因为“我”背不出朱自清的《背影》,以致母亲无法理解这篇课文,愧对母亲期望我读书识字的良苦用心。
    (3) 下列对文章的人物的评价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劳动妇女,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在儿子背书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才是真正读懂书的人。 B . 乙说,文中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出现,主要从母亲的叙说表现出来。但他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勤俭节约,用血汗为家庭付出的好父亲。 C . 丙说,文中的私塾老师是一个要求极严的启蒙老师,但他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教唐诗和一点古文,不教新书,而且每教一篇,必得学他拖腔拉调背出来,可见他的迂腐和封建思想。 D . 丁说,文中的“我”是重要人物。前半部分写“我”的读书经历,由不愿、不懂到读到流眼泪、伤心,看出“我”读书的进步。后半部分主要写“我”的文学之路和革命之路,抒发自己的“愧疚”之情。
  • 5. 阅读下面小明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面小题。

    诚信无价

    ①有人说:“诚信像雨,洗净人们心灵上的尘埃。”也有人说:“诚信像雷,震撼人的灵魂。”我觉得诚信像根,深深扎在成功这一片土地上。

    ②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将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你什么事情都应该诚实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

    ③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纷纷、人心慌慌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④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舞足蹈(A)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来到——(B)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C),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⑤鲁迅先生说:“人类急需一场思想的拯救。”现在的人们何尝不需要?(D)大家忙于快节奏的生活,虽然是脑力劳动者,也只思考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物,说到底,就是赚钱——生活——赚钱。大家都忙于生活,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静下来思考。偶有两种人能做到,一种是日暮西山的老者,一种是初春新芽似的婴儿。而前者只顾回首一生,后者什么也不懂。一个国家经济再雄厚,科技再发达,都少不了伟大思想的牵引。这种思想是经过思考才得出来的,可不是心血来潮。

    ⑥诚信是一朵桑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首劲歌,它奏响了时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1) 文中A、B、C、D四处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下列对加直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的“战争纷纷、人心慌慌”改为“战争频繁、人心惶惶”。 B . 第④段的“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改为“却曾发生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C . 第⑤段画线句的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把“虽然”改为“即使”。 D . 第6段的句子“诚信是一首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后面应加上“的最强音”。
    (3)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结尾应加上“诚信无价”这个中心论点。 B . 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都使用了举例论证,这两段之间又运用了对比论证,应再运用比喻论证,这样才能更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C . 第⑤段虽然一整段都没有出现“诚信”这两个字,但是这一段却从人们思考、赚钱等方面说明这些也是需要诚信的,从而侧面证明了“诚信无价”,所以不能删去。 D . 文章结尾用一组排比句,既照应了开头,又有力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鲜明集中地突出了文章主旨,应保留。
  • 6.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⑧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⑨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
    (2) 读完本文,你认为怎样才能以阅读重建心态?(含标点限60个字内)
    (3) 文中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请你结合文意和自身的阅读体验,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佐证。(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四、句子默写

  • 7. 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陆游《游山西村》)
    (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4)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5) 李百在《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了他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是:
    (6)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带有自警、自策,蕴含着“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五、语言表达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光明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三则材料,并号召同学们要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材料一)

    我在各地考察时欣喜地看到: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深圳前海生机勃勃,上海张江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0一九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见证农民工何汉杰一家三代流下的汗水;开山岛上,王继才夫妇守岛卫国32年,在滚滚波涛中坚如磐石;遥远的边防哨所,战士们用双脚丈量国家的领土,牢牢“站在最前线”。

    (选自盛玉雷《阳光下是汗水,月光下是焊花》)

    (材料三)

    浙江舟山500千伏输电联网工程西堠门大跨越段跨海线路上,电力工人在300多米高的海空上进行巡线验收,对线路进行通电前的最后检查。

    请你参考上述材料,结合“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的话题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含标点限120个字内)

六、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年春节的大团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停止了出行的脚步,放弃了与亲友相聚的欢乐,我们虽然不再走动,但却始终关注着前方的行动。前方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全力抢救,人民解放军正在火速支援,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摸排,身边的人民群众正在默默地做着贡献,六千万党员始终挺在一线!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记得他们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是为了谁。在国人的心中,他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下面,请你以“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为题,给全国抗疫一线英雄写一封信。用心为“英雄们”写下你的心声,为“抗疫之战”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要求:(1)不少于600字。(2)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