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04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1. 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记者的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身上体现了“铁人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是(    )
    A . 勤政为民 B . 艰苦创业 C . 科技创新 D . 助人为乐
  • 3.   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子给家乡一位关心他的中学老师写信说:“我工作的地方是新中国以来广东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开放地区,这里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 . 深圳 B . 上海 C . 厦门 D . 广州
  • 4.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七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的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特色——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 B .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
  • 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 . 建设小康社会
  • 6.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 . 五大发展理念 B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 和谐社会 D . “三严三实”
  • 7. 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
    A . 港澳的回归  B . 深圳特区的设立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 . 外资工厂的大量兴建
  • 8.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B .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9. 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    )
    A . “一五”计划期间 B .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0.   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    )
    A . 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发表南方谈话,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D . 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1. 下图为中共十八大的会场。中共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下列对该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 .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 B .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指明了方向 C . 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D . 大会主题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12. 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在(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 1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因为我国民族分布格局是(    )
    A .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B . 少数民族都住在一起 C . 各民族分区域居住互相不杂居 D . 汉族人口少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
  • 14.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 . 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15. 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 .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 .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16.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C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17. 下列著作,主要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
    A . 《毛泽东选集》 B . 《周恩来选集》 C . 《刘少奇选集》 D . 《邓小平文选》
  •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此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 . 和平统一原则 B . 和平共处原则 C . 求同存异原则 D . 一个中国原则
  • 19. 如图年代尺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重要大会,其中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的有(    )

    A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
  • 20. 刘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同学对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理解有(    )

    ①都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政策   ②民族自治区与实行“一国两制”的地区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 ③ D . ②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2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2. 重大的决策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决策。
    (1)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做出的重大决策是
    (3)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开发的重大决定。
  • 2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根本保证。
    (1)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研制被称为“东方魔稻”。
    (2)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3)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了“大包干”制,即
  • 24. 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他的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 25. 我们每年享受的“十一黄金周”假期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设立。

    错误:.理由:

三、简答题 (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 8分,共计24分。)

  • 2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建国初,哪一计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在长三角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是指的哪里?这次会议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 27. 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会议通过了哪一部文件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该会议的成功召开表明什么制度的初步建立?
    (2)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农民处于无地或者少地的状态,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这一法律的实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地位。该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曾经在哪一时期遭到过严重破坏?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得到平反是指哪一事件?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什么?综合以上史实,请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
  • 28. 当前在互联网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说,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于是,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不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 2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 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 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 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手机、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 根据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内容,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图1和图2反映的现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
    (2) 根据材料二,联系你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中的袁隆平获得了什么称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4)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