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556 类型:中考真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组织 B . 细胞 C . 器官 D . 系统
  • 2.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A . 细胞质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 3. 下图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4.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是(   )
    A . 盖玻片 B . 载玻片 C . 清水 D . 生理盐水
  • 5.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 6. 银杏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银杏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7. 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某种植物上,使该植物获得抗虫性状。这种技术是(   )
    A . 转基因技术 B . 克隆技术 C . 发酵技术 D . 扦插技术
  • 8.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 严格实施垃圾分类 B . 大量地使用一次性纸杯 C . 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 .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入河
  • 9.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兰花的组织培养 B . 水蜜桃树的嫁接 C . 豌豆的种子繁殖 D . 生姜的块茎繁殖
  • 10. 横切某种植物雌蕊的子房如图所示。发育成种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大鲵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它属于(   )
    A . 软体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两栖动物 D . 爬行动物
  • 12.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冠状病毒 B . 乳酸菌 C . 酵母菌 D . 青霉
  • 13. 鸟卵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 . 卵壳 B . 系带 C . 卵白 D . 胚盘
  • 14.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输卵管 B . 子宫 C . 阴道 D . 胎盘
  • 15. 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D . 无机盐
  • 16. 胃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17. 人体吸气时,气体经过气管、支气管进入(   )
    A . B . C . D .
  • 18. 下列血液成分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
    A . 血浆 B . 白细胞 C . 红细胞 D . 血小板
  • 19. 下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20. 正常男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
    A . 22对+XX B . 22对+XY C . 22条+X D . 22条+Y
  • 21. 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基因数目与染色体数相同 B .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 . 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D . 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DNA分子
  • 22. 与青少年健康生活不符的是(   )
    A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 聚餐使用公勺公筷 C . 常与师长朋友交流 D . 同学聚会吸烟酗酒
  • 23. 海洋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 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 海洋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 24. 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 . 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 . 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 . 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 25. 下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 . 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 . 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 . 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二、判断题

  • 26. 鹰会捕食鹅的幼鸟。刚孵出的鹅幼鸟会对飞过的鹰和亲鸟都做出蜷缩动作(行为1),以躲避被捕食;稍大的鹅幼鸟渐渐学会了不再躲避亲鸟(行为2),而对鹰仍然会做出蜷缩动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行为1有利于提高鹅幼鸟的存活率。
    (2) 行为2能使鹅幼鸟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
    (3) 行为1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 行为2与遗传因素无关。

三、综合题

  • 27. 某同学发现了三只外形相似的昆虫,通过比较形态结构等特征查到种名,并绘制如下分类图。据图回答:

    (1) 观察发现,三者均身体分节、体表具有坚韧的;停息时状态如图,[]的翅平展,另外二者翅收拢。
    (2) 黄足蚁蛉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变态发育方式称为
    (3) 根据分类图可知,与红蜻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
  • 28. 绿荫场上,校园足球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据图回答:

    (1) 射门时,球员的骨骼肌牵引骨绕着完成踢球动作;守门员迎着球飞扑过去,这是一种反射;“耶!球进了!”队友加油的动作如图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
    (2) 血液中的氧通过系统运输到骨骼肌,进入细胞的中参与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出供给运动的需要。
    (3) 踢球是人体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下,依赖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
  • 2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阅读资料并回答:

    (1) 人类战胜天花主要归功于的问世。该药物可刺激人体产生(选填“抗原”或“抗体”),从而使传染病三个流行环节中的获得免疫力。
    (2) 资料提及的病原体中,属于细菌的是,它能被抗生素有效抑制。
    (3) 由资料可知,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切断。结合资料⑦,谈谈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的做法:
  • 30. 在“稻田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中,稻田为河蟹提供栖息地,河蟹摄食杂草和害虫等,河蟹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1) 稻田中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图中共有条食物链。“稻田养蟹”利用了河蟹与之间存在的捕食关系,使水稻受益。
    (2)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了河蟹粪便中的有机物,为水稻提供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含、磷和钾的无机盐。
    (3) 从环保角度看,“稻田养蟹”的优点是能减少的使用。
  • 31. 学习小组在学校“开心农场”里种南瓜。
    (1) 种子萌发时,一般应提供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
    (2) 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3) 同学们发现,南瓜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图1),只有(选填“甲”或“乙”)花才能结出南瓜。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果率,操作时要将花粉涂抹到[]上。

    (4) 搭棚上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促进光合作用。
    (5) 图2是南瓜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段(用字母表示)的变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曲线表明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2. 桔小实蝇蛹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为研究桔小实蝇蛹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亲代

    子代

    白色

    褐色

    1

    白色×褐色

    0只

    238只

    2

    F1褐色×F1褐色

    92只

    274只

    (注:F1表示第1组杂交的子代;“×”表示杂交)

    (1) 桔小实蝇蛹的白色与褐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一对性状称为。由数据可知隐性性状是(选填“白色”或“褐色”)。白蛹桔小实蝇的基因组成是
    (2) 第2组杂交实验产生的子代性状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

    ①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

    ②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是的。

  • 33. 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多器官损害。据图回答:

    (1) 葡萄糖主要由消化器官——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入肾单位,部分葡萄糖依次经过①→②→[]→[]→回到血液。
    (2) 健康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分泌的能调节其回到正常水平。
    (3) 某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该药物主要抑制肾小管的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①→②→[]→[]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 34.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色扁豆上,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一: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②每个装置内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绿色、紫色扁豆各一棵。③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⑤实验重复3次。

    (1) 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③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
    (2) 若观察到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色扁豆上,则假设不成立。而实际结果确实如此。

    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析发现紫色扁豆中含有物质A,而绿色扁豆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

    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液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物质A

    不加物质A

    实验

    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1次/小时

    18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2分钟/次

    1.5分钟/次

    (3) 实验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4) 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①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②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