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0年初中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38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的农作物是(  )
    A . 水稻 B . C . 甘薯 D . 玉米
  • 2. 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
    A . 墨家 B . 法家 C . 兵家 D . 儒家
  • 3. 中医药在今年战“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对联赞誉的人物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祖冲之 D . 李时珍
  • 4.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消除汉族、鲜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交融,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叙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内容 D . 影响
  • 5.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
    A . 元旦 B . 清明 C . 端午 D . 国庆
  • 6.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容易把握其主题。如图2,该书叙述的主题是(  )

    A . 唐诗 B . 宋词 C . 元曲 D . 明清小说
  • 7. 明朝时期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是(  )
    A . 岳飞 B . 郑和 C . 戚继光 D . 林则徐
  • 8. 图3反映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

    A . 科举制度的兴衰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特务统治的加强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 9. 1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香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随后占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基地。实施这一侵略行径的国家是(  )
    A . 西班牙 B . 荷兰 C . 意大利 D . 英国
  • 10.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 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规定该赔款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1. 图4所示的公报发表于公元(  )

    A . 1910年 B . 1912年 C . 1914年 D . 1916年
  • 12. 《新青年》写道:“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两位先生”指的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共和 C . 民主、科学 D . 民族、民主
  • 13. 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有这样的决定: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 14. 1936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指示中有这样的分析:“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 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这份指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 . 四一二政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15. “毛泽东之到重庆,在当时来说,是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是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重庆谈判 D . 北平谈判
  • 16. 1947年,人民解放军的一次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这次“战略行动”是(  )
    A .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7. 1957年10月, 全长近1 700米的长江第-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的实现得益于(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大跃进的开展.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8. “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这说明(  )
    A . 中国第--次取得了反抗外敌人侵的完全胜利 B . 中国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C . 百年国耻洗雪,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D . 国家实现完全统一, 开启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 19. “这一制度在理论上把人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一制度”是(  )
    A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 . 雅典的民主制度 C . 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D .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 20. “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才从城市购买。”这段记载说明西欧封建主园经济的特点是(  )
    A . 竞争激烈 B . 交换频繁 C . 自给自足 D . 工业发达
  • 21. 15世纪,引发了欧洲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是(  )
    A . 阿拉伯帝国扩张 B . 文艺复兴 C . 新航路开辟 D . 拿破仑对外战争
  • 22. 表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法国大革命 C . 巴黎公社 D . 十月革命
  • 23. 图5、图6所示的发明最早出现在(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4. 图7表明美国(  )

    A . 陷人经济大危机 B . 处于战争乌云中 C . 就业较为充分 D . 新政成果显著
  • 25. 导致图8到图9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苏联模式的弊端 B . 西方的“和平演变”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本卷共4题,第26题14分,第27题8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一摘自郭沫若《殷契粹编》

    材料二

    材料三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契于龟骨上的“文字”名称及郭沫若对该“文字”的态度。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项书写材料的改进与之前相比所具有的明显优势。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项重大发明及其进步性。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规范书写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中的现实意义。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四运动,这次由外交事件刺激所产生的群众运动,最初以青年学生为主,很快发展为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

    ——摘编自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等

    (1) 根据材料,简述引发五四运动的“外交事件"。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五四运动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三年激战之后, 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

    ——摘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三年激战”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一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  美国内战的重大意义在于, 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消灭了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并为黑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内战后黑人并没有得到彻底解放,他们受到极其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在全部人 类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当时那样的大踏步前进过。1866 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极端浪漫的封建制度的古怪的漫画; 1899 年它已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同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一水平上,并且比俄国还先进得多。 

    ——摘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黑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重要文献及其发布人物。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日本“大踏步前进”的重大事件及其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个国家进行改革或革命的共同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