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31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xǐng)    偏(pì)     然而止(jiá) B . 杂(rǒng)    闭(sài)    挑拨离(jiān) C . (qiáo)    默(jiān)   风雪途(zài) D . 皱(zhě)     迁(xǐ)     销声迹(nì)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狩猎    枯躁    格物致知 B . 瞭望    狡辨    不修边幅 C . 决择    缅怀    强词夺理 D . 浩劫    拙劣    暴风骤雨
  •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海电影节期间,中外大片络绎不绝 , 影院前购票的人排起了长队。 B .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 . 长沙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 . 在网络时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加迅捷,令人叹为观止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 . 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D . 这种花卉引入北方,已经大约有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了。
  •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赵老师找小华到办公室谈话,小华说:“找我有什么事?有话快说,我还得写作业呢!” B . 明明晨练时遇到一位舞剑的白发老人,问道:“爷爷,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C . 张强遇到困难求助领导时,他说:“请您务必帮忙,一定要帮我渡过难关。” D . 芳芳送给婷婷一件生日礼物,婷婷说:“我非常喜欢这个礼物,我就笑纳了。”
  •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 ③④②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②③①
  • 7.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 .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 .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书信中还多处表达对傅敏妻儿的关心。 D . 《傅雷家书》是傅雷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 8. 现代文阅读

    “朋友圈”的前世今生

        ①近年来,微信风头正健,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传传八卦新闻。实际上,“朋友圈”并不是 21世纪的专属产物,早在几个世纪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a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②荷兰历史学家苏菲研究了这段有趣的历史细节,发现从 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不过鉴于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这些书刷“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目的是求教方家。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

        ③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成为名媛淑女。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 b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则更像脸书和微信,晒晒与朋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④古人旅游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 c传说1400多年前,李白登黄鹤楼,目睹眼前之景,再看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大为折服。于是提笔在黄鹤楼上怅然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应该算是历代文人墨客朋友圈里最有面子的“点赞”了吧?

        ⑤正如《圣经》中所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d现代人自以为时髦的“朋友圈”,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外古人们抢先体验了。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 对文章的标题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的内容和事物的特征--“朋友圈”的历史和今天。 B . 标题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C . 标题总领全文,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D . 标题引用热门话题,贴近人们生活。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看,本文属于生动说明。 B . 说明文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本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C . 本篇说明文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D . 第④段划线句中的“传说”一词表示猜测、并非经过证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下列对文中各句的说明方法判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a句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朋友圈”是各类社会媒体的祖先,有着悠久的历史。 B . b句运用作诠释,突出地说明了女孩版朋友圈的特点。 C . c句运用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人旅途中题诗刻字发朋友圈,既体现文章品位又获得陌生朋友点赞的情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 d句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朋友圈”的历史悠久,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6分)

  • 9. 古诗文阅读

    (一)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 10. 文言文阅读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处处之    寻向所 B . 屋舍俨   欣规往 C . 停数日,去  蒙以军中多务 D . 未果,病终  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渔人,大惊    不知有汉  B . 忘路远近    渔人甚异 C . 不足外人道也 武陵人捕鱼 D . 既出,得船     妻献疑曰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 .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 . 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 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11. 文言文阅读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 适:满足。②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 畜:同“蓄”。④ 弦徽: 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博学属文       ②亦雅咏不

    (2)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 从选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四、古诗文默写(8分)

  • 12. 按要求填空。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2) 青青子衿,
    (3) 海内存知己,
    (4) ,影布石上。

    (5) ,胡为乎泥中?
    (6) ,波憾岳阳城。
    (7) 《关雎》中统摄全诗,表现小伙子喜欢文静美丽的姑娘的句子是:

五、综合性学习(共6分)

  • 13. 班里开展主题为“爱读古诗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答题。

        2017年2月7日晚,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官,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夺冠。一票观众被她的才情折服,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复旦附中语文调研组长黄荣华表示:她的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们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1) 【观点论辩】由武亦姝的走红,掀起一场关于国学经典古诗文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当下人心浮躁,有必要诵读经典古诗文;也有人认为,古诗文已不合时宜,对我们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没有必要去读。对此,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字以内(含标点)。
    (2) 【故事链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话思接千载、催人奋进,正如下图的故事所体现的精神。请你用不超过60字概括图中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针

    (3) 【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以上班级主题活动,将下面的一副对联续写完整。

    上联:诵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共10分)

  • 14. 现代文阅读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是的,不止一次。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我们家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⑤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⑥年年如此。

        ⑦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⑧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⑨1982年,我上了高中。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上了三年高中,如果说有几件东西是不能离开的,那么,这盏小油灯就是其中之一。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融化。假如不曾有小油灯的陪伴照耀,我想在我们那个连老师都配不齐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考上大学的。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从那天起,我似乎懂得了更多的东西。

        ⑩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们却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变迁,照耀我前行的路,给我以启迪。

        ⑪其实,“灯如红豆最相思”的上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纪昀,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也许这是我思念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9日,有删改)

    (1) 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2)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品味第⑤段划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4) 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七、作文(40分)

  • 15.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可以是某种抽象思想。

    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③字数 600 字以上。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