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88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②③①④
  • 2.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厂
  • 4. 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分别是( )
    A . 齐国和秦国 B . 楚国和燕国 C . 赵国和韩国 D . 赵国和楚国
  • 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6. 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 “为政以德” B . “仁者爱人” C . “因材施教” D . “有教无类”
  • 7. 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
    A . 均田制  郡县制 B . 分封制  郡县制 C . 分封制  行省制 D . 行省制  均田制
  • 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这样几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其中“第一次的革命”是指( )
    A . 商鞅变法 B . 百家争鸣 C . 秦统一中国 D . 陈胜、吴广起义
  • 9.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中的“秦皇汉武”采取的共同统治的措施是( )
    A .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B . 统一文字和货币 C . 焚书坑儒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0.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写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 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 . 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书 C . 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 .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 11. 央视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之首,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隶书→金文→小篆→楷书 B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 .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 . 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惜书
  • 12.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有( )

    ①兵马俑②司母戊鼎③彩陶④四羊方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
    A . 推行郡县制 B . 统一货币、度量衡 C . 焚书坑儒 D . 统一文字
  • 14.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西汉在历史的时期应该是( )
    A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 B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 C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0世纪 D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0世纪
  • 15. 刘秀为巩固统治,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②惩处贪官污吏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30分)

  • 16.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決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什么时候开始变法?
    (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变法会受到什么人的支持?请说明理由?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
  • 17.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学者1:虽然连年战争,但“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仁义,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如果像在陆地上行船,水中驾车一样治理国家,怎么能行呢?

    材料二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1) 材料一上述是四位学者的观点,请任选两位学者代表,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思想?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请列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主张。
    (3) 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你会如何治理国家?请简述。
  • 18. 政治制度的建设是中国历代王朝最为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将宗亲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宣的屏障)

    ——《左传》

    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 材料一中,从“天下为公“发展到“天下为家”反映出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具体变化?
    (2)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封建亲戚”的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秦始皇为了克服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点? 汉武帝又是采纳谁的建议,如何解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写出三点即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