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同步训练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08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列诗句,诗句描述的是湿地景观的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 湿地的生态功能有(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防风固沙 ④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结合所学知识,为配合全球湿地日的宣传,我们应(  )


    A . 围垦沼泽 B . 合理发展湿地旅游 C . 将湿地改为林地 D . 猎捕开发野生动物
  • 4.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 .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 .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 .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5.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 围湖造田 C .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 6.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丁 C . 甲和丁 D . 乙和丙
  • 7. 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 .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8.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 . 气候持续干旱 B .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 种植业产值降低 D . 实施了退耕还林
  • 9.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图中不是湿地的为(  )

    A . B . C . D .
  • 10.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 . 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 . 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 . 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 . 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 11. 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 .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 . “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 . 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 . “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 12.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 . 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 .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 . 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 13.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4.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 .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 . 水土流失加剧 D . 水资源减少
  • 15. 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 . 冰雪融水量不足 C . 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 . 围湖造田
  • 16. 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 . 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 C . 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 D . 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
  • 17. 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B .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 D . 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
  • 18.

    某年初冬,鄱阳湖中水量极少,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见下图)。下列有利于鄱阳湖湿地保护的措施是(  )


    A . 退耕还牧 B . 围湖造田 C . 退田还湖 D . 禁止捕鱼
  • 19.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 塔里木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 黑龙江流域
  • 20. 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湖水水位常随季节显著变化。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其最主要原因为(  )

    A .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 . 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C . 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及过度引水 D . 河流补给水源枯竭

二、综合题

  • 2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2:“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 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 分别分析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3) 近年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趋势,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22.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

    (2) 曾经“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现在却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析其人为原因。其面积的缩小,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 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二是“洞庭湖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①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

    ②洞庭湖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内容:

    途径:

  • 23.

    读“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 三江平原有大面积的沼泽集中分布,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气候方面:

    地形、地势方面:

    土质、土层方面:

    (3) 为什么要保护沼泽这种湿地?试说出沼泽地主要的生态功能。

    (4) 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并作简要分析。

  • 24.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1) 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图示地区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

    (2) 指出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3) 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

    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

    湖泊容积(108m3

    293

    228

    188

    178

    174

    (1) 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2) 长江在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

    (3) 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