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40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隋朝的创立者(    )

    A . 杨广 B . 杨坚 C . 李渊 D . 李世民
  • 2.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 . 长安 B . 涿郡 C . 洛阳 D . 余杭
  • 3. 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一段的是(    )

    A . 永济渠 B . 通济渠 C . 邗沟 D . 江南河
  • 4. 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 为了兴修水利 B . 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 . 隋炀帝要巡游江都 D .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5.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A . 秦朝 B . 东汉 C . 西晋 D . 东晋
  • 6.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7. 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 . 程咬金 B . 李渊 C . 秦叔宝 D . 魏征
  • 8.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哪位著名的帝王说的?(    )

    A . 汉武帝 B . 汉文帝 C . 唐太宗 D . 隋炀帝
  • 9.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 郡县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分封制度
  • 10.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 三藏 B . 玄奘 C . 鉴真 D . 一行
  • 11.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 . 辞赋 B . 诗歌 C . 散文 D . 词曲
  • 12.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 举荐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科举制 D .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 13.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 . 朝鲜 B . 印度 C . 日本 D . 印度尼西亚
  • 14.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 . 文成公主 B . 蔡文姬 C . 王昭君 D . 金城公主
  • 15.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 . 鉴真 B . 玄奘 C . 阿倍仲麻侣 D . 一行
  • 16.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扬州 D . 成都
  • 17.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18. 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    )

    A . 印度 B . 巴基斯坦 C . 孟加拉 D . 泰国
  • 19.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 玄奘西游 B .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 20.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    )

    A .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 . 鉴真东渡 C . 玄奘西游 D .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21.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

    A . 抗击突厥 B . 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 . 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 . 重用人才
  • 2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

    A . 指南针、印刷术 B . 印刷术、火药 C . 火药、造纸术 D . 印刷术、造纸术
  • 23.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 《天方夜谭》 B . 《金刚经》 C . 《大唐西域记》 D . 《西游记》
  • 24. 关于安史之乱,下列描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①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过大,王朝统治内轻外重

    ②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国事日非,朝政腐败,是导致叛乱出现的重要原因

    ③安禄山被史思明杀死,叛军集团内部因不断内讧,力量逐渐削弱

    ④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

  • 2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 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 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 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 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比较切合历史史实?为什么?

  • 27.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 28.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1) 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2) 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 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