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459 类型:期末考试
【改革兴国】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抗击匈奴】
材料二: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秦汉时期,都曾经受到匈奴的袭扰。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材料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图二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
图三《兰亭集序》的作者被后人誉为“书圣”,他是。
────《宋书》
材料中描绘的江南物产丰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书》
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谁?“北俗之语”指的是什么?除了材料中反映的措施外,“魏主”还实行了哪些汉化措施?(写出两条)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