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71 类型:单元试卷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①奚:怎么。
①虽有嘉肴
②不知其善也
③然后能自强也
④教学相长也
⑤非问无以广识
⑥而或不达于事
①教 然 后 知 困
②君 子 学 必 好 问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甲】千里之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祥③。”儿云:“已足,不须复祥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裨(kon):夹裤。祥,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①止得襦
②母殷夫人自成之
③寻作复裨
④母甚异之
①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裨。”
②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题目一:我的世界不会_______________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任选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要求文体特征鲜明。若选题目一,把半命题补充完整,若选题目二,依据材料写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