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73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研碎胆矾   B . 硫在燃烧   C . “哈气”冷凝   D . 冲开胶塞
  • 2. 如图所示装置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    B .    C .    D .
  • 3.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

    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

    A . 只有①③ B . 只有①④ C . 只有①②③ D . ①②④
  • 4.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 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 . 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6.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1中烧杯甲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乙不变色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④⑤
  • 7.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③ B . 只有①③ C . 只有②③ D . ①②③
  • 8.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八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电子层数相等 B . 它们的第一层电子数相等 C . 它们各自的核电荷数与电子数相等 D . 靠前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靠后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 9. 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 .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 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二、填空与解答题

  • 10. 以下物质中:①氮气 ②水 ③空气 ④食盐水 ⑤五氧化二磷 ⑥铁,其中(以下均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 11. 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 B: E: F: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

    ③写出金属E在C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

    ④写出A中加入B后的反应的表达式

  • 12.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金属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

    (1)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如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 ,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其反应类型为 .

    ③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 (填上图字母).

    (2) 【发现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大量气泡产生.

    ①【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②【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④【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⑤【讨论与反思】:小冰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Ⅱ完成实验二;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⑥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明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

  • 14.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且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五中化学小组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 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 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分别为a 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w Kg试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的质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