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717 类型:高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 . 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 .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 .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
  • 2.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 .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 3.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

    A .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 4.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士兵和市民共同对抗政府向市民征收房产税和扩大交易税,抗税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斗争方式。为了抗税,唐朝后期多次发生市民拦截宰相,甚至殴击宰相的事件。这客观上反映了(    )

    A . 城市经济的发展 B . 商人地位的提高 C . 朝廷官员的腐败 D . 唐朝的日趋没落
  • 5.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算经》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

    A . 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 B . 主要以选拔官员为目的 C . 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 D .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
  • 6. 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所顾忌地饮酒和旅游,南宋孝宗更亲自出面为一个两度嫁夫的妇人主持葬礼。这些事件说明当时(    )

    A . 理学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 B . 封建统治秩序开始崩溃 C . 商品经济发展致使物欲泛滥 D . 理学思想遭到普遍抵制
  • 7. 清代后期根据国内国际形式改革官制,于1858年规定外交文书不得使用“夷”字;而且其后在美国、西班牙等国的要求下于1901年7月24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这反映出(    )

    A . 中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 B . 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 C .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D . 清王朝外交政策根本调整
  • 8. 据记载,中国在19世纪逐渐发展扩大的对外贸易中,大多数年份占据着进出口贸易货值的绝大多数,出口的是茶叶,进口的是鸦片。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的世界贸易模式中(    )

    A . 中国成为列强主要原材料产地 B . 欧洲国家加强了工业品倾销 C . 毒品是正常贸易中的大宗货物 D . 地区特产贸易仍占优势地位
  • 9.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A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 . “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 . “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 10. 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  )

    A . 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 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 C . 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 D . 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
  • 11. 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 . 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C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 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 12.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

    A . 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 B . 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C .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 . 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13.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登的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的“变”是指( )

    A .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C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 14.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    )

    A . 雅典当时对外战争比较频繁 B . 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C . 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 . 雅典的工商业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
  • 15.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 . 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 . 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 . 外在的美胜过内在的美德 D . 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 16. 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 . 仍是以神为中心 B . 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 . 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D . 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 17. 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原理开始形成。这表明(    )

    A . 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 B . 科学研究方法趋于成熟 C . 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产生 D . 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18.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情况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当时英国女装界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 . 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 .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 .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 19.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 . 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 . 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 . 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 . 限制总统的政治经济特权
  • 20. 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些国家(    )

    A . 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B . 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 . 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 . 工业革命进展迅猛
  • 21. 有学者指出:“推行自由贸易战略虽然给英国带来了‘维多利亚大繁荣’……而这也给了对手——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难得的追赶契机。”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政策(    )

    A . 是英国推行的基本经济国策 B . 使英国逐渐失去经济优势 C . 维持了英国长久的经济繁荣 D . 受到美德两国的热烈欢迎
  • 22.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

    A . 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 . 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 . 恢复西欧社会经济 D . 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 23. 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 )

    A . 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B . 体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C . 使大股东失去了企业决定权 D . 增强了政府的干预能力
  • 24. 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对其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   旨在为“民主的人道主义”造势 B . 主张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相结合 C . 这一改革思路将会加速苏联的解体 D . 说明苏联已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综合题

  • 2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1382年改称督查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此外,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和设置了专门的“以下察上”的六科给事中,分别负责到各地考察和监督中央六部的活动。监察御史官阶虽低,威权却重,外出巡查,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六科给事中级别低微,但可以对高级官员进行监察检举,1397年明太祖正式颁行《大明律》,其开篇便是尊学儒学的《六礼图》……为唤醒官吏的良知,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员。《大明律》把《受赃》专设1篇,条目详尽严谨……兄贪赃钞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并袅首示众。

    ——据《中国古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反腐措施的特点,分析其反腐的社会背景。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及谈谈你对遏止腐败的认识。

  • 26.

    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地球“变”的认识。(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