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

修改时间:2018-12-12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 . 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 B . 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 C . 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 D .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
  • 2.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这个宪法”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这个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 “统一战线”的职能是民主协商和执政为民 D . “新胜利”包括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3.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当雅典人建立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新的政治体制时,他们的政府就是一种纯粹民主制的政府。”确立“新的政治体制”的改革(    )
    A . 基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B . 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 . 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 . 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 4. 对于雅典的公职津贴,有人曾感慨:“没有哪一个希腊城邦像雅典这样,带薪的公职如此之多”,但是在为数不多的公民中,实际能参加会议者的比例很小。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拥有公民权的人数较少 B . 民主政治运作丧失民众信任 C . 公职津贴提供的津贴有限 D . 民主政治形同虚设
  • 5.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消息震动了西方,也震动了世界,媒界称之为“外交核爆炸”,堪称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精彩之笔。这表明(  )
    A .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 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 6.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 . 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C . 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D . 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 7. 1953到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各省、各白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B . 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C . 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 .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8.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
    A . 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B . 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 C . 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 D . 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 9. 下图是中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    )

    A . 唐朝是专制制度,美国是民主制度 B . 唐朝的决策权在尚书省和皇帝 C . 美国的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 D . 唐朝中央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 10. 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应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内阁制 D . 军机处
  • 11. 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
    A .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 .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C .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D .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 12. 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 .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 13. 《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由此可见当时(    )
    A .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B . 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 C . 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 D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14.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因此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与“补课”,这一观点的依据在于新文化运动(    )
    A .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 .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 15. “以图证史”是近年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为“1952年8月7日太原百货公司部营业员的临别合影”,该照片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 . 我国纺织业的繁荣发展 C . 外交政策影晌日常生活 D . 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 16.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1943年的综合战报中详细公布: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说明中共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 . 日军战报基本符合当时中国抗战局势 C . 中共军事力量已经超过蒋军 D .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
  • 17.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A .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 . 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 . 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 . 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 18. 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由此,你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

    A . 马歇尔计划直接损害美国纳税人的利益 B . 漫画客观全面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 .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西欧经济 D . 欧洲经济恢复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19. 有学者称,这一政策的出台,使中美和解的机会失去了,随之而起的中美20多年的隔绝和对抗,这给中美关系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新中国在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时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一政策(    )
    A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 . 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C . 有助于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 . 成为了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 20.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 .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B . 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 . 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 21.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这些表明(    )
    A . 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B . 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 C . 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D . 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
  • 22.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新的多元化社会”意味着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 .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根源在于经济的多极化 D .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仅仅表现在政治领域里
  • 23.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 .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 24.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 .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 .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25.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 .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
  • 27.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1) 结合材料一,二,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之处。
    (2) 据材料三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 28.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1) 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 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材料二,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3) 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依法治国”方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 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