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题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39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 . 德国突袭波兰 B . 苏格兰人民起义 C .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 萨拉热窝事件
  • 2.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塞尔维亚检阅军事演习以后,乘坐敞篷车,得意洋洋地驶向波斯尼亚……普林西普正在拐弯处等候着……”,这则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 德国向英国宣战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德奥向英法宣战
  •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 德俄英法卷入战争 C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 . 凡尔登战役开始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争斗 B .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C .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D . 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 5. “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美苏“冷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的历史事件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萨拉热窝事件 C . 三国同盟的建立 D . 三国协约的建立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   )

    A . 1914年 B . 1916年 C . 1918年 D . 1920年
  • 8. 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

    ①凡尔登战役②萨拉热窝事件③美国参战④德国投降⑤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A . ⑤①②③④ B . ⑤②①③④ C . ⑤①②④③ D . ③④①②⑤
  • 9.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已构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历史上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采取刺杀这种恐怖主义行为,结果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成为一战导火线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 波士顿倾茶事件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三级会议的召开
  • 10. 今天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现代进步意识。萨拉热窝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A . 民族独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 . 暗杀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对策 C . 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 . 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 11. “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变方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的历史,下列哪一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意思(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意大利 D . 法国
  • 12. 下列关于塞尔维亚在“一战”中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它发动了战争 B . 它进行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因而没有改变大战的性质 C . 它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没有改变大战的性质 D . 它所在的同盟国一方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欧洲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对这次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西线和东线 B . 西线和南线 C . 南线和东线 D . 西线和北线
  • 14. 引爆“火药桶”的萨拉热窝事件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   )

    A . 突发事件能够解决国际争端,抵制霸权主义 B .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 . 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D . 出于爱国目的而采取的任何恐怖行动都值得提倡
  •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西线作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 英法——德 B . 俄国——德、奥匈帝国 C . 英法——奥匈帝国 D . 塞尔维亚——奥匈帝国
  •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原属同盟国一方,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意大利 D . 奥匈帝国
  •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爆发于(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欧洲 D . 美洲
  •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成员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了实质问题是(   )

    A .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B . 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C .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D . 意大利不讲信誉
  • 19. 要拍摄《萨拉热窝事件》这部电影,你认为导演在表现手法上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理念的是(   )

    A . 高度赞扬普林西波的民族英雄的行为 B . 完全否定普林西波的行为 C . 突出奥匈帝国的“军演”是大战发生的根源 D . 体现了普林西波的爱国行为,但反对个人恐怖手段,反对战争
  •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

    A . 英、美 B . 英、德 C . 法、德 D . 法、意

二、非选择题

  • 21.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阐述理由。

  • 22. 有人认为萨拉热窝事件与美国的“9·11”事件一样,都是恐怖活动,是不可取的,你的看法如何?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把它看作发动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奥匈帝国企图乘机摧毁塞尔维亚,把它“从巴尔干半 岛上抹掉”。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进攻,后来第一次世界犬战终于爆发,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和深远世 界影响。

    (1)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
    (2) 依据材料说明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 24.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1) 上述材 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 25.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