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6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也大 B . 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C . 速度变化率等于零,速度一定等于零 D . 速度大、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
  • 2.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 . 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 .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 . 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 3. 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 12.5 m B . 2 m C . 10 m D . 0.5 m
  • 4.

    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 . 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 . 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 . 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 D . 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
  • 5.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F2 , 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 F1作用在物体上,F2作用在斜面上 B . F2的性质是弹力 C . 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 . F1和F2是与物体的重力等效的力,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 6.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 .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7. 作用于同一点的三个力F1=4N,F2=5N,F3=7N,则该三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A . 0 B . 3N C . 15N D . 18N
  • 8.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火箭先上升后下降 B .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 . 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 . 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二、填空、实验题

  • 9.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是       

    A . 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 . 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 .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4) 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 10.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如图所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5.12cm,s2=5.74cm,s3=6.41cm,s4=7.05cm,s5=7.68cm,s6=8.33cm,则在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在打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 11.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各接触面均粗糙,已知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20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

    (1) 匀速将A拉出过程中地面对A的摩擦力.

    (2)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12.

    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的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30°,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沿垂直于BC方向对斜面体施加力F,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求:

    (1) 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N

    (2) 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的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13. 在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分别以15m/s、40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当甲、乙距离为1500m时,乙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2m/s2 . 判断乙车能否追上甲车?若不能求出最小距离,若能追上求出所需时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