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科普阅读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漫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
【材料1】
(1)18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将其与空气混合点燃,容器内壁上出现了水雾。该“可燃空气"是。
【材料2】
(2)1781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什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实验,证明生成的液体确实是水。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他用纯氧代替空气的原因是。
【材料3】
(3)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跟踪并改进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水的质量减少,铁管的质量增加,经验证铁转化成了Feg04。至此,水不是单一元素,“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观点得到了公认。
【材料4】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分析讨论】
(4)科学家利用了“合成”“分解”的思想证明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主要利用“合成”思想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拉瓦锡铁管实验
C.水的通电分解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 |
(反思评价)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得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应在{#blank#}1{#/blank#}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改进.经过反复交流,一致认为:A的改进会因{#blank#}2{#/blank#}从而产生误差;B的改进会因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太大,使塞子蹦出而产生危险;C的改进最为科学,那么C的锥形瓶中盛放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blank#}3{#/blank#}.
(得出结论)利用C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
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blank#}4{#/blank#}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blank#}5{#/blank#}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