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6讲动物的新陈代谢(1)

修改时间:2025-02-25 浏览次数:2 类型:一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第 6 讲 动物的新陈代谢(1)

  • 1. 现代人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图中的食物搭配(西兰花、番茄、玉米、土豆泥、鸡蛋、虾仁)可能会导致人体法获取足够的

    A . 淀粉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2.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 . 萝卜储存久了会空心,原因是水分大量散失 B . 冷藏保存苹果,有利于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损失 C . 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D . 糖醋拌黄瓜时会产生许多汁液,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 3. 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肺泡、支气管、气管 B . 气管、肺泡、支气管 C .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 气管、支气管、肺泡
  • 4. 玉米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
    A . 口腔、胃 B . 口腔、小肠 C . 小肠、小肠 D . 胃、小肠
  • 5. 为便于归纳整理,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下列为爱思考的小明同学精心梳理的流程图,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 脂肪消化:脂肪→脂肪乳化微粒→甘油+脂肪酸 B . 平静呼气:膈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 C .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小管→尿液 D . 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 6. 烹制牛排时,为了使牛排吃起来更加软嫩可口,通常会在烹饪前加少量嫩肉粉。 嫩肉粉中含有一种酶, 它可以分解(  )
    A . 脂肪 B . 维生素 C . 纤维素 D . 蛋白质
  • 7.  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A . 长度很长 B . 内有多种消化液 C . 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 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 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
    A . 尿素 B . 食物残渣 C . 二氧化碳 D . 尿酸
  • 9. 某同学为了探究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做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淀粉糊

    加入的液体

    温度

    时间

    加碘液

    现象

    2mL

    唾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

    2mL

    清水2mL

    37℃

    10min

    2滴

    变蓝

    2mL

    唾液 2mL

    5℃

    10min

    2滴

    变蓝

    2mL

    胰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

    (1) 试管甲和试管乙形成对照,变量是
    (2) 通过试管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若要分析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需要对丙试管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4)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所示的趋势,请解释其原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