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科学考点专练第14讲机械运动

修改时间:2025-02-25 浏览次数:1 类型:一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考点专练

  • 1. 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    )
    A . 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 B . 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D . 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
  • 2. 如图是小科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得到的数据,则一元硬币的直径是(       )

    A . 2.50厘米 B . 2.503厘米 C . 2.52厘米 D . 2.49厘米
  • 3. 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下列vt图像中,能正确描述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4.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 两同学在 t=10 分钟后的某一时刻相遇 B .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4 倍 C .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 1.5倍 D .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乙的 2 倍
  • 5. 对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是基本的科学素养。下列估计中,不正确的是(   )
    A . 成人的手掌宽度大约为10 cm B . 中学生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1.2 m/s C . 金华盛夏中午室外地面附近温度可达38℃ D .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 m3
  • 6. 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填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行驶完255千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 7.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图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的快慢,图甲的方法是,图乙的方法是。而用速度公式v=s/t比较速度大小和上述两种方法中的  (填“甲”或“乙”)相同。 用t/s能否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填“能”或“不能”)比较。

  • 8.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台风袭击。细心的小宁发现台风天窗帘会飘向窗外,如图甲所示。

    (1) 窗帘向外飘的原因是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
    (2) 为避免台风来临时一些高楼大厦上部剧烈晃动,可在高楼上安装了总质量达几百吨的阻尼器系统,如图乙所示。阻尼器系统的钢索悬挂在大厦顶端,阻尼器类似一个质量巨大的金属摆,其简化模型如图丙所示。台风来临迫使大厦晃动,触发阻尼器产生与大厦晃动方向相反的摆动,阻尼器不停地往复摆动,使大厦上部的晃动逐渐减弱。

    ①若阻尼器所在楼层距大厦底层高580m,乘坐高速电梯从底层到该楼层总用时58s,则此过程中电梯的平均速度是m/s。

    ②大厦向左晃动时,内部的阻尼器会相对大厦向摆动。

  • 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该同学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2) 小车从A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是dm/s。
    (3) 为减小实验中时间测量的误差,可采取的措施为
  • 10.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

    (1) 如图所示,跑步时,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2) 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速度是 m/s。
  • 11.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 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 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秒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厘米, sBC= 15厘米,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3) 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
    A . B . C . D .
    (4) 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填“>”“<”或“=”)v2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