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25 类型:月考试卷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 0 | 0 | 2.0 | 4.5 | 8.4 |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填“能”或“不能”)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填字母)。
A.升温 B.降温
C.加固体M D.恒温蒸发水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
b.将其放入密度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
。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 , 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d.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刻度处。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填“”或“
”)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 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
(如图乙)、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
, 横截面积为
, 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
与
的关系式为
。
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温度(℃) | 0 | 10 | 20 | 40 | 50 | 60 | 80 | 100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246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39.8 |
①20℃时,将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②小东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经检测,他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分析以下原因,可能的原因是(填选项)。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③据表可知,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的一种方法是: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硝酸钾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结论:由以上计算可知,用相同质量的水漂洗衣服,在保证衣服能浸没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少量多次提高漂洗的效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