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共华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修改时间:2024-11-22 浏览次数:11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锡(xī)        抵抗(dǐ)        泄气(xiè) B . 要塞(sāi)        荻港(dí)        签订(qiān) C . 芜湖(wú)        铜陵(líng)    溃退(guì) D . 歼灭(qiān)      巩固(gǒng)    区域(yù)
  •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1) 人民解放军以(cuī kū lā xiǔ)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终获胜利。
    (2) 曾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古城(yè yǐ)消失。
    (3) 《三国演义》中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汉中(dū zhàn)。
  • 3. 学校准备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B.我们学校准备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的革命故事,

    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A . 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B . 我们学校准备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C . 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的革命故事 D . 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二、基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2023年春节档贺岁片《满江红》实力强悍,在这场票房争夺战中可谓锐不可当 B . 新时代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我们只有传承好英勇善战的红色基因,才能顺利实现奋斗目标。 C . 漫天雪花以摧枯拉朽之势铺天盖地而来,那景象甚是美丽。 D . 冰壶展现的是静与动的魅力、取与舍的智慧,赛场上往往看似风平浪静 , 实则暗流涌动。
  • 5. 【新素材·天宫课堂】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 . 第①句 B . 第②句 C . 第③句 D . 第④句

三、文学文化常识(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 6. 下列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评论和消息一样,都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B . 本文陈述了许多国际范围内纪念大屠杀死难者、坚守和平立场的新闻事件,使得文章的观点、立场有了充分的事实支撑。 C . 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D . 文章写南京的变化,突出和平的珍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四、记叙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 7. 【新素材·国防教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九霄逐梦再问天

    ——神舟十三号发射目击记

    任军川 于嘉

    ①“升起来啦”“太震撼啦”……遥望着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发射场附近的观众刹那间欢呼起来,与火箭的隆隆轰鸣形成合奏,响彻天地之间。

    ②远远望去,火箭吐着焰舌、加速升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银灰色烟迹。眼前,黑河倒映着冲天的火光,微风吹过,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③只看得见灼灼尾焰的船箭组合体越升越快,直插天宇,渐渐缩小为一个光点。飞向太空,飞向天宫,光点越来越暗,若隐若现,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

    ④戈壁滩上,胡杨林间,黑河岸边,观众三五成群,迟迟不愿离去。有的人打着手电筒,兴奋地说着、笑着;有的追望天边,似乎在努力搜寻飞船踪迹;还有的翻看手机,回味刚刚记录下的震撼瞬间。

    ⑤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迈出中国人探索浩渺太空中的又一步,把中国足迹再一次镌刻在浩瀚宇宙。

    ⑥“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⑦对神舟飞天的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特意熬夜,守在窗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⑧乌尼尔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张她与部分中国航天员的合影。这是她受邀参加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表彰活动时拍摄的,她倍感自豪。“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们牧民都为他们加油!”她满怀信心地说。

    ⑨此次太空之旅,三位航天员带人们追星逐梦,并让人们接触新的探索发现。“能看到航天员拍摄的太空美景”“能体验太空上的别样春节”……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转发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写上一句句寄语。

    ⑩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肖浩泽是天文迷。他曾现场观看过神舟十二号发射,震撼的场面令他久久难忘。这几天,他时刻关注神舟十三号的动态。“我最期待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在空间站开讲‘太空第二课’。”肖浩泽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⑪在发射场外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公安局古日乃边境派出所民警参与安保工作。民警们除了设卡检查、巡逻执勤外,还深入牧民家,讲解发射前后注意事项。“我们作为‘航天护卫队’成员执行此次任务,为国家航天事业出力,感到十分光荣。”该派出所教导员巴雅尔说。

    ⑫夜愈深,观众渐渐散去。黑色天幕与皎洁月光映衬下,身姿挺拔的胡杨、随风轻摆的红柳,静静守护在这广袤的戈壁滩上,守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守候一次次的点火运行。

    (1) 这是一篇新闻通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通讯的主要内容。
    (2) 文章除了描写戈壁滩上聚集的观众外,还具体描绘了一些人物的感受,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 (Y8101002)

    人 物

    事 件

    感 受

    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激动

    牧民

    乌尼尔

    骄傲、欢喜

    四年级

    学生

    肖浩泽

    期待

    派出所

    教导员

    巴雅尔

    设卡检查,巡逻执勤,讲解发射前后注意事项

    (3) 文章中不止一次写到“观众”的表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禅

    ①十一岁那年,我们家曾和一个邻居因一堵界墙的归属问题伤了和气。邻居是个新婚不久的青年,脾气暴躁,一心只想报复,就趁天儿黑偷偷爬上我们家屋顶,用干草将我家的烟筒堵上。

    ②母亲不知烟道被堵,点火做饭。屋里顿时浓烟滚滚,直呛得全家人咳嗽连天。

    ③父亲跑到院子里就发现了屋顶烟筒上的干草,马上想到定是邻居所为,便气不过,顺手抄起一捆干草要以牙还牙。

    ④母亲出来制止了父亲。她让父亲大大方方地搬梯子上房将堵在烟筒上的干草拿掉。次日又堵,又上房拿掉,如此反复几次,邻居大概也自感无趣,就停止了他的恶作剧。

    ⑤两个月后,邻居刚满月的儿子要剃头,求到了母亲。母亲打小跟做剃头匠的外公练就了一手绝活:专给过满月的婴儿剃头。那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婴儿的头顶薄如葱皮,稍有不慎就会割破头皮。方圆几个村子,此绝活非母亲莫属。因为刚堵过我们家的烟筒,邻居青年自是没脸向母亲开口,就托了村上一个长辈先来打前站。没想到母亲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即刻放下手头的活计去了邻居家。事后,邻居小两口自是感动不已,专门提了一篮鸡蛋答谢母亲。自此,两家和好如初,再无争端。事后,母亲对我们全家人说:“烟道堵了不要紧,拿掉干草就是了,可人心要是堵了,那可是病啊!”

    ⑥还有一句口头禅常挂在母亲嘴边,就是“过日子怎么可以没有花呢”。

    ⑦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硕大的石榴树。每年初夏,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竞相开放,满院飘香。石榴树是母亲嫁给父亲后的第二年春天,专门从娘家的园子里移栽过来的,而且是一棵酸石榴,一棵甜石榴。母亲说:“这日子本来就有酸有甜,但石榴花都是一样红红火火地开。”我这才恍然,原来母亲之所以从娘家特意移栽石榴树过来,除了美化院落,还有更深层的期许在里面。

    ⑧可是石榴花再好看,花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母亲便在院子里的东墙根栽上了一排月季,最不可思议的是,母亲还特意在大门外的两边也栽上了十几株。父亲笑她:“我们这穷家穷院的,又不是啥气派的大门楼,不配栽花的。”母亲却说:“门,再怎么简陋也是门,这花开得久,万一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偏偏遇到‘铁将军’(锁头),这时他们要是看到门口这些花开得正艳,兴许心里就不会太凉了,花把门,总比‘铁将军’把门好多啦!”母亲的这个诠释,让我一下子想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⑨不识字的母亲不会进行汪先生那样有才气的表达,但她的善意与汪先生不谋而合。

    ⑩母亲爱花,几近痴迷,在她眼里可谓无处不花。平日里很多根本与花不搭边的东西,她也能别出心裁地叫出“花样”的名儿来。房顶上的炊烟,她说那是咱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熬小米粥,她说那是小米粒在锅里乐开了花。最有意思的一回是刚过门的大嫂第一次下厨蒸包子,大概是厨艺不精,一掀锅盖,包子褶居然全绽开了。大嫂臊得脸通红,这时母亲过来大声:“这是包子开花,好兆头,新媳妇到咱家,包子全笑啦!”当时闻听此言,大嫂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⑪后来我终于明白,母亲那是心里有花。心里有花,眼睛就会望见美好;心里有花,就会使劲儿把庸常的日子过成花;心里有花,才得以让我们在芬芳里幸福地长大。

    (文/刘世河,选自《意林》,略有改动)

    (1) 用简洁的语言将选文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③移栽石榴,期许日子红火。

    ⑤满眼皆“花”,叫出“花样”别名。

    (2) 理解选文标题“母亲禅”的含义。
    (3) 选文第③段写父亲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4) 结合语境,品析第⑧段加点词语。
    (5) 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 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完成题目。

    【甲】

    节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予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予,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乙】

    ①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丁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②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③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节选自《美丽的颜色》

    (1) 根据内容填空

    这两段话分别描述了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视角。甲段作为一篇大会上的演讲稿,作者重在,强调了,乙段则主要通过记叙、等表达方式,展现居里夫妇

    (2) 甲段举了中国学生大都功课很好却轻视实验的例子和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目的是为了阐明,从而论述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4) 结合两篇文章,说说今天的学生应该怎样做研究?

五、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炼字赏析前两联中的“空”字。
    (2) 请从写景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11. 文言文阅读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③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④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⒇”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颜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得到。④怪:对……感到奇怪。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逐之        斥:追赶 B . 富人病死             且:将要 C . 如得灌园以就食,幸   何:多么 D . 不复有态           故:原来的
    (2)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 . 温故而知新,可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 .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狼》) C . 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 . 家财付孝基(《张孝基仁爱》)
    (3) 下列各句中,与“久之,其子丐于途”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C . 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D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 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张孝基孝顺守礼,在岳父逝世后按照礼节得体为岳父举办丧礼。 B . 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 . 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 . 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因乎?”

    ②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 12. 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同学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这本书中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三篇中任选一篇,从人物形象、情节或主题任选一个角度简述你的阅读心得,50字左右。

八、话题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 13. 在生活中,一个场景、一处风景、一种境遇……往往可以让你触“境”生情。那“境”那“情”,常常可以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