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A)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 , 削荆③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④以照。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C)记其事。同学者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荆:一种有刺的灌木。④蒿:野草。
文言语句 | 方法提示 | 解释 |
⑴主人日再食 | 成语推断法“一而再,再而三” | |
⑵常以净衣易之 | 课内迁移法“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⑶临终诫日 | 语境推测法 |
A B. C.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有知亦不可无畏
游宇明
①“无知无畏”是经常来拜访我们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一个人无知,更容易自以为是,面对一些不熟悉的事情更喜欢发表轻率的意见,做出鲁莽的决定。其实,一个人无知,固然不应该无畏;一个人有知,也同样必须怀有对事物的敬畏之心。
②世间的知识无穷无尽,为了便于学习,我们的社会不得不将它们分成各种门类,一个人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便可成为“专家”,在两个、三个、四个领域有所贡献,就会被视为“通才”。“专家”也好,“通才”也罢,其学识总量与世间的总知识相比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更何况,生活中一般人的知识还远远达不到专家、通才的境界。所以,无论如何学富五车,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其实都是无知的,根本就没有不畏的资本。
③知识是动态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知识,我们很难做到一学定终身。青年时代,书本告诉我:地球上只有人才有语言与情感,后来动物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动物也同样有自己的语言与情感,只是它们的语言与情感只有同类才能体察而已。再比如,我刚使用手机的时候,手机只有三个功能,打电话、发短信、看日期时间;现在的手机就是一部微电脑,电脑能够干的事情,手机几乎都能搞定。如果一个人固守传统的知识,不懂得与时俱进,一定会被时代淘汰。
④是的,有知亦不可无畏。首先我们要畏惧的是自己的能力。一个人读的书再多、社会经验再丰富,你的才华都是有方向性的:有的人可能适合写作而不适合从政,有的人也许适合经商而不适合做学问,有的人或许适合唱歌而不适合跳舞……明白了自己的短板所在,不过分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用在补短上,而是充分扬长,你在事业上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成就。所谓“多才多艺”,绝不是指的某个人做事可以一通百通,只是说有的人展现才华的领域比一般人稍稍多一点。
⑤行走在尘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的名字时有不同,有时叫是非感,有时叫正义心,有时叫良知,但它们的“远方”一致,就是可以引领我们的一言一行符合公序良俗,有益世道人心。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职位多么显赫,都始终不能忘记这把尺子。明代吕昭书读得很好,为官很有政绩,升任沁州知州,蒲城的老百姓以金钱相赠,他说:“我没有‘一钱太守’刘宠一样的癖好,敢请为父老留下一文也好啊!”反复推辞不敢。他的儿子吕旦刚考中进士,他说:“若饮贪泉之水,死后将不会被列入吕氏宗祠;哪怕穷得只能吃糠咽菜,我们还是父子。”吕昭畏惧的就是自我的内心。
⑥人也应该畏惧法度。好的法律是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无知之人固然应该老老实实遵守,有知之人更要做出榜样,知法犯法从来不会被人视作聪明,而会被看成是无耻。道理很简单: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组织的,硬性的组织手段是设立各种行政区域、制订操作性强的法律,用行政、司法权力保证大大小小区域的正常运行,软性的组织手段是通过道德规范公众的行为,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动”做到不影响他人的利益、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法律没有畏惧,再有知识的人也不会得到公众的尊敬。
⑦一个人渺小也好,伟岸也罢,都是活在一定的时间中,能不能被时光铭记,从来就是人生作为的一种标志。畏惧时间的无形之手,尽可能去做能够有益于千秋万世的事,这是有知者最明智的选择。汉代的司马迁没有当过大官,也没有成为巨富,他只是懂得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最终是由时间来评定的。他以坚韧的毅力完成了一部《史记》,结果,司马迁也真的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名。
⑧有知者一旦有畏,他们也就有了一双飞向未来的坚硬翅膀!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____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____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鸦,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老人,从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⑩老人____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⑪“为啥?”
⑫“留给鸟儿们过冬。”
⑬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⑭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⑮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
⑯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姑娘,尝尝?”
⑰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⑱“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⑲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6日)
→放慢脚步减轻动静,“我”生怕吓走喜鹊→→再次遇到喜鹊,“我”明白了它的心思→
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链接材料:韩国北部有一个柿子园,农民们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这些精灵。一些游人经过这里时说,这些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真可惜。农民们则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鹊,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在暴雨下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节选自《骆驼祥子》)
我的目光越过了所有这一切,停留在最远处那些蓝色的山峰上。我渴望着我能越过那些山峰。在它们的岩石和灌木包围住的这个范围内,整个儿就像是犯人的囚禁场和流放地。我的目光追随那条沿着山脚盘绕,最后消失在两座山之间峡谷中的白色大路。我多么想顺着它看到更远的地方啊!
在它们的岩石和灌木包围住的这个范围内,整个儿就像是犯人的囚禁场和流放地。我的目光追随那条沿着山脚盘绕,最后消失在两座山之间峡谷中的白色大路。
(节选自《简·爱》)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任务。
骆驼祥子 | 简·爱 |
第一次 在和罗切斯特举行婚礼的时候,发现了罗切斯特有妻子,选择了离开。 第二次 拒绝成为圣约翰的妻子,在挣扎中听从了自己内心决定。离开沼泽山庄。 第三次 因为谭波儿的离开,感觉到了生活的无趣,决定离开了生活了8年的洛伍德寄宿学校。 第四次 被迫离开里德舅妈家被送往洛伍德寄宿学校。 |
在暴雨下 | 简·爱 |
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运用修辞手法,把洛伍德比作“囚禁场”和“流放地”,表达出简·爱对于新生活的向往。 |
在暴雨下 | 简·爱 |
逃离洛伍德寄宿学校,体现出简·爱敢于冒险、勇敢自由、不甘平庸的对于新生活的向往进取性格。 |
骆驼祥子 | 简·爱 |
祥子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刘四爷那样的人物。思想的局限性造成他在反复失败、理想破灭后成为行尸走肉,最终堕落。 |
任务一:路,有崎岖的山间小路、曲折的乡村小路、宽阔的城市马路、封闭的高速公路、神奇的网络信息高速路,还有人生之路、强国之路、航天之路、“一带一路”,乃至行文思路等,请你为其中的一种路写一段介绍语(80字左右)。
任务二:路在每个人的脚下,旅游之路,能让你欣赏人间美景,感悟人生;艺术之路,能让你提升气质和品味;文学之路,能让你丰盈思想,收获生命的芬芳,“路”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感悟?请写一首小诗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任务一: “鱼跃龙门”一词,寄予了多少人的厚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但“跃龙门”的旅途注定是艰辛的,作为中学生的你,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也终将面对人生中一道道的“龙门”。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任务二:实现理想、成就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有时候会背负上太多的苦难,太过于专注的追求成功,而忽略了天上的云、夜晚的月和林间的风,忽略了家人的叮咛与朋友的牵绊,请以“不妨停一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任务三:实现“鱼跃龙门”目标的路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会选择那条通途大道,也有人另辟蹊径,选择荒无人烟的小路,你又曾做出过怎样的选择呢?请将“我选择▲”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