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负数》提高训练

修改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51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一种饮料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250mL(±5mL)”的字样。随机抽取的四瓶饮料,测得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①瓶246mL,②瓶254mL,③瓶244mL,④瓶253mL。这四瓶饮料中,( )瓶的净含量不合格。

    A . B . C . D .
  • 2. 与﹣5最接近的数是(  )
    A . ﹣6 B . ﹣2 C . 0 D . 5
  • 3. 我市2004年元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宁城县的最低气温是-22℃,克旗的最低气温是-26℃,这一天宁城县的最低气温比克旗的最低气温高(   )
    A . 4℃ B . -4℃ C . 8℃ D . -8℃
  • 4. 上学期,六年级某班共收到班费800元,购买图书、奖品、门锁等用去650元,班级活动开支220元,上学期结余(  )元.
    A . +370 B . +30 C . ﹣70 D . 870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 . 圆周率是有限小数 C . 自然数除0外都是正数 D .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6. 已知x是2的倒数,|y|=6,则(﹣y)×(﹣2x)的值为(  )

    A . 6 B . ﹣6 C . 24或﹣24 D . 6或﹣6

二、判断题

  • 7. 向东走500米记作+500米,则向西走800米记作-800米,因为500>-800,所以向东走的距离大于向西走的距离。

三、填空题

四、计算题

  • 9. 计算题
                          
    (1) 24+(-14)+(-16)+8;
    (2)
    (3)
    (4)
    (5)

五、解答题

  • 10. 有A、B、C、D、E、F六个小孩比身高,比的结果是:

    B比A高11厘米,C比D矮1厘米,E比B高2厘米,F比B矮7厘米,比D矮2厘米,在一条数轴上,A、B、E已标出,请你将C、D、F也标在图上.

  • 11. 下面是李老师今年8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

    8月10日领取工资2400元;8月13日交电话费88元;

    8月15日交水电费120元;8月24日买服装花320元;

    8月26日收到稿费450元;8月30日得加班费100元;

    8月份伙食费合计800元。

    (1) 请你用正数和负数记录在下表中。

    项目

    工资

    电话费

    水电费

    服装费

    稿费

    加班费

    伙食费

    收支/元

    (2) 李老师8月份一共收入多少钱?
    (3) 李老师这个月一共支出多少钱?
    (4) 李老师这个月的总支出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综合题

  • 12. 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 (即地面楼层) 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 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 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

    (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

  • 13. 如图:在数轴上 A 点表示数 a,在 B 点表示数 b,O 点表示数 0,点 M 为数轴 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数为 x,且 a、b 满足|a+5|+(b-1)2 =0.

    (1) a=,b=
    (2) A、B 两点的距离是,若点 M 到点 A、点 B 的距离相等,那么 x 的值是
    (3) 若点 A 先沿着数轴向右移动 6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4 个单位长度后所对应的数字 是
    (4) 如果点 M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O 向左运动时,点 A 每秒以 3 个单位长度 也向左运动,点 B 分别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假设 t 秒钟过后, 若点 M 与点 A 之间带的距离表示为 MA,点 M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MB,点 A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AB。则 MA=,MB=,AB=。(用含 t 的代数式表 示);
    (5) 请问:3AM-BM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 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 请求其值.
  • 14. 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经停靠站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

    起点站

    A站

    B站

    C站

    D站

    E站

    人数(+表示上车,—表示下车)

    +15

    +10

    +3

    +5

    0

    +1

    -2

    0

    -4

    -3

    -6

    (1) 从起点站到E站中站没人上车,站没人下车。
    (2) 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人,E站开出时车上有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