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31 类型:期末考试
以下是学校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①一些同学的想法是缺乏思维的表现。
②培养这种思维有助于我们。
①这件事警示我们要学会表达情绪。
②理由是。
①小斌的做法是的表现。
②小斌这样做有助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隆平,他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即水稻高产梦。1960年中国大饥荒导致许多国人深受饥饿的折磨,激发了袁隆平研究高产杂交水稻的梦想。他经历了无数次实验与失败,但从不气馁,坚定信心,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为中国与世界解决饥饿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
材料二:5月22日,共和国痛失两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士无双,两位院士将一生献给了国家,为人民的“医食无忧”不懈努力。他们经冬复历春,在“冷板凳”上钻研着“热课题”,伴青灯黄卷,默默攻克着一个个“不可能”,他们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理应成为我们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始施行。为此,某校七(1)班开展了以“法治呵护‘少年的你’”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一: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最大的进步是:尽可能完善了对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保护处分措施,细化了对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教育与矫治。
探究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