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059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B .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C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D .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 2. 在哈尔滨上学的韩爽与远在广州工作的爸爸通完视频电话后很惊奇,因为他自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但他爸爸却还穿着单衣,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跨经度广 B . 我国跨纬度广 C . 我国地形复杂 D . 距海远近不同
  • 3. 下列岛屿中哪一项是我国第一大岛(  )

    A . 海南岛 B . 舟山群岛 C . 台湾岛 D . 崇明岛
  • 4.

    以下甲、乙、丙、丁4个省区轮廓图搭配正确的是(  )

    A .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乙﹣﹣黑龙江省 C . 丙﹣﹣陕西省 D . 丁﹣﹣山西省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泰州市登记常住人口461.89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16.69万人,下降3.49%,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到外务工人数增多.

    材料2:泰州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现有50个族别26000名少数民族同胞.

    联系所学内容完成后面小题: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 省、市、县 B . 中央、省、县 C . 省、县、乡 D .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 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

    A . 哈尔滨 B . 南京 C . 上海 D . 西安
    (3) 导致泰州市登记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登记户籍人数在减少 B .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 到外务工人数增多 D .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4) 泰州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 . 汉族 B . 壮族 C . 苗族 D . 藏族
    (5)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

    A . 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 . 大分散、小集中 C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 大集中、小分散
    (6) 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 东部多,西部少 C . 西北多,东南少 D . 西部多,东部少
  • 6. 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傣族人文特色的是(  )

    A . 长鼓舞 B . 泼水节 C . 摔跤 D . 集体舞
  • 7.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壮族 B . 彝族 C . 汉族 D . 回族
  • 8.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的我国地势特点是(  )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山区面积广大 C . 东高西低 D . 西高东低
  • 9.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 . 山地和高原 B . 盆地和高原 C . 平原和丘陵 D . 平原和盆地
  • 10.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 .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 .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 .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 11. 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  )

    A . 山区面积广大 B . 气候复杂多样 C . 季风气候显著 D . 平原面积辽阔
  • 12. 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 . 福州 B . 武汉 C . 西安 D . 乌鲁木齐
  • 13.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 洪涝 B . 地震 C . 台风 D . 寒潮
  • 14.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 .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 15.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水资源 B . 耕地资源 C . 矿产资源 D . 森林资源
  • 16.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 .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17. 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 草地 B . 耕地 C . 林地 D . 荒漠
  • 18.

    漫画“飞来的山峰”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A . 过度放牧 B . 乱砍滥伐 C . 乱占耕地 D . 土地污染
  • 19.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 . 兴修水库 B . 节约用水 C . 跨流域调水 D . 开发地下水
  • 20. “南水北调”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要调水工程,其中的“北”是缺水比较严重的(  )

    A . 东北地区 B . 华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华北、西北
  • 21. 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铁路运输 B . 公路 C . 水路 D . 航空
  • 22. 现有2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 . 水路运输 B . 公路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航空运输
  • 23. 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陇海线与下列哪一条铁路线的交汇城市(  )

    A . 浙赣线 B . 京包线 C . 京广线 D . 京沪线
  • 24.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

    A . 旅游业 B . 工业 C . 交通运输业 D . 农业
  • 25. 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 .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东北和西南山地地区 D .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 26.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 . 草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C . 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 . 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 27. 在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中,“上海、南京“所在是(  )

    A . 辽中南 B . 京津唐 C . 长江三角洲 D . 珠江三角洲
  • 28. 我国四大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

    A . 京津唐 B . 辽中南 C . 长江三角洲 D . 珠江三角洲
  • 29. 通常情况下,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

    A . 手机 B . 电脑 C . 火箭 D . 面包
  • 30.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所在地是(  )

    A . 广东深圳 B . 武汉东湖 C . 北京中关村 D . 上海浦东

二、非选择题部分

  • 31.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

    (1) 张明去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B省(填全称),游览了九寨沟.

    (2) 王兰首先去了我国最大的河流M的中游,乘船游览了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然后去了河流N的下游,发现这里大坝高耸,河水浑浊,她联系地理课本的知识,讲解这是由于河流N在流经高原时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并补充说明最终该河流流入了我国的内海H海.

    (3) 王兰所游览的河流M,N共同发源于C省(填名称),最终都注入了世界最大的洋洋.其中有结冰期的是(填字母).

    (4) 针对河流N的河水浑浊,治理的关键措施是加强(上、中、下)游河段的水土保持.

  • 32.

    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

    (1) 张翰天去了我国最大的盆地A盆地,这里气候干旱;后来他去了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B高原,看到了连绵的雪山,那里是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 黄莉去了东北,游玩了有“林海雪原”之称的a(填山脉名称)和C平原,了解到该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3) 李明来到了b(山脉),此山与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它大致是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年降水量线.

  • 33.

    读“中国铁路干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周小天的家乡在连云港,他的“天山之行”沿途经过了兰州,可见他所乘的火车是沿着E线西行的.

    (2) 王芳从兰州乘火车经有“天路”之称的G线,到达其终点城市A

    (3) 家住北京的周芷寒乘火车沿F线到香港游玩;一周后她又乘飞机到达了长江的入海口城市B , 游览了“东方明珠塔”;三天后她从B城市乘火车沿K线回到北京.

    在周芷寒从B城市回京的火车上,她看到了沿线的田野中几处不同的景象:

    a.在B城郊区,农民们正在种植(水稻、小麦),这里正是有“鱼米之乡”的平原;

    b.在北京郊区,这里主要以(水、旱)田为主,农民们正在收割(水稻、小麦);

    c.她所看到的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形、气候)差异.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