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2021年初中物理声学试题加练
修改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127
类型:二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后,钢尺发出的声音都不同。此处“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
A .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D .
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声速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 .
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当你带上口罩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 .
音调变高
B .
音调变低
C .
响度变大
D .
响度变小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演奏时音量可以自由调节,还可模仿多种其他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调节电子琴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
电子琴主要模仿的是其他乐器的响度
D .
练琴时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考务工作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C .
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
禁止喧哗,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下列应用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倒车雷达
B .
声呐探测
C .
超声碎石
D .
B超检查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疫情期间,小明在家学习,为减少噪声干扰将门窗关闭。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与小明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墙
C .
张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 .
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
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B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C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隔音板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医生通过B超给病人检查
B .
利用声呐测定海水深度
C .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D .
倒车雷达能判断车身离周围物体的距离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万家丽路自北向南贯穿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在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为此,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下列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 .
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
B .
城市禁止鸣笛
C .
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
D .
工厂工人戴上耳罩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物理学习要注重联系生活,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的生活场景图片,下列关于教材中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不同的力敲鼓,鼓声的音色变化
B .
向试管中吹气时,水量增加音调变低
C .
硬卡片划过梳齿,快划时响度大
D .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B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高
C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小
D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高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 .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D .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控制噪声产生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中减弱噪声
B .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 .
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2019级开展了“青春期心理讲座”,男生由呙书记主讲。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
8
m/s
C .
学生主要依据音调识别主讲人的声音
D .
讲座期间,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牛的叫声和蚊子“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叫声振幅小,频率高
B .
牛叫声音调高,响度大
C .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D .
牛叫声是振动产生的,蚊子“叫”声不是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填空题
20. 声呐装置是利用
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利用
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几乎无孔不入的特点,可作为预报地震、海啸等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学校楼道内张贴 「勿大声喧哗」的标语, 是提醒同学们控制说话声的
(乐音特性),起到
(选填 “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的作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往往会出现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变声期就是其中之一,在变声期的同学要注意保护嗓子,比如不要大声喊叫,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大,变声期后男同学的声带会变得更加宽厚,所以
会变得低沉。(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3. 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
;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4. 在一些晚会、达人秀等节目中,经常会看到有演员进行腹语表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用腹语表演时,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声带”或“肚子”)振动产生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5. 按要求填空。
(1)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中,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 如图所示,所测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
(3)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若该体温计未甩就用它测量一个体温为39℃的人,则体温计示数是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6.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
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
减弱噪声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解答题
27. 阴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四、实验探究题
28.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发声体
而产生的;
(2) 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9.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让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尺
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经多次实验发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其响度越
。
(2) 实验时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为了探究声音的
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物理学用来
(选填“振幅”或“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0.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 如果在用“土电话”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4) 月球上无法使用“土电话”,是因为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数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广西防城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