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80 类型:期中考试
A.“山川云海,守望‘湘’助。”——湖南赠送海外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河南援助韩国
C.“昨夜寄君辽海月,春来放歌富士山。”——辽宁赠送日本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任元受①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②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③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迨(dài):及。③辟:征召。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也。
椅·坐·臀
詹克明
①在《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书中,有人把“椅子”列为其中之一,这着实在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②人体通常有三种姿势(|、-、ㄣ),人生乐章就由这三个“音符”谱写而成;站着是个竖直了的“|”,体重都压在双脚上,站久了会很累;躺着是个横写的“-”;“久卧思起”,躺得时间长了也不舒服;于是坐着这种中间状态“ㄣ”最为安逸舒适。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椅子,人一个个全都挺直身子站着办公,站着打电脑,站着上课,站着开会,吃饭,将会是何等辛苦、何等尴尬的局面。
③由于人类长期直立行走,使得臀大肌特别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这种形体结构十分有利于坐姿。而且臀部皮肤富有皮脂腺与汗腺,其间充满着较厚的皮下脂肪,形成脂肪垫,人坐在椅子上,全身重量就由宽大的臀部以及“大腿肌”(其重量占下肢总重的一半)共同分担,使得单位表面积的平均力大为减轻,久坐不累。于是,椅子就这样诞生了。
④造物主设定的身体结构真是绝妙,人体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显然最有利于“坐”。有了臀部的中心支撑,“坐”就能让四肢悬空,自由伸展,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如果说“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那么臀部落座椅子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
⑤有了椅子就有各种“坐姿”:端坐、肃坐、宴坐、静坐、闲坐……各种姿势不一而足。更有心理学家专门探究“坐姿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列举出九种坐姿,如坐满式、半坐式、浅坐椅边、两腿大张、膝盖贴紧、跷二郎腿等。在专家的精微解读下,原来这些坐姿无意中都在泄露你的性格取向。
⑥有了椅子就有了“坐”与“立”的身份差异,且“坐”者为尊。曾见到一帧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合影,中山先生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蒋介石则戎装侧立其身后。
⑦有了椅子就有了不同的待客规格。苏东坡在杭州某寺院游览时才会写下幽默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对势利小人做了点善意鞭笞。
⑧有了椅子就可降低身体高度。大腿的“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落座椅上,身体高度会缩短四分之一。轿车、飞机均按照坐姿设计,减少了多少阻力。
⑨椅子简单实用,故从古到今椅子样式基本大同小异。唯有“简单”方能成“超稳定”!有时千年不变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像锄头、弓箭、陶器、筷子等,几千年过去改变并不大。
⑩最伟大的古老发明往往无名!椅子作为两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具,然而究竟是谁发明了椅子,史书上却全无记载。
⑪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用它来安放我们人类的尊臀,实乃珠联璧合之绝配也。
椅子发明的原因——①——②——椅子的发明者。
父亲的日记本
①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更像是一本隐秘的家族史,我每次偷偷打开抽屉翻阅,重温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总是唏嘘不已。
②高中时,父亲成绩优良,尤爱文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爷爷的没落地主成分,使他逃不掉回乡务农的命运。那时的父亲也许心有不甘,所以他的日记本里,一边很务实地记录着如何栽培倭瓜的技术,一边激情昂扬地写着标语口号似的《论人生理想》。对此,奶奶很是忧虑,一把大火,烧掉了父亲的书籍和藏品,只留下他钟爱的口琴,这就将父亲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心,给彻底地烧为灰烬。
③于是,父亲只能在乡村寻找自己的出路。他在日记本里不只是记录庄稼的种植,还有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这样三个不同的谋生技能,贯穿了父亲的一生。在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以后,他需要做一些别的小生意,才能供我们读书。同时,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农民,在应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带上我去交公粮。我整个的年少时光,似乎都植满了坐在板车上由父亲拉着去粮库的记忆。那时的父亲,相比起结婚前,已经慢慢沉淀下来,开始接纳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
④父亲的日记本里,还记录着一些讨债者,和他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我能够记得起一个与父亲一样痩弱的男人,每逢过年,便携了铺盖卷来到我家,不声不响地等父亲给钱。他从来不跟父母吵闹,自顾自地在我们做好了饭时,拿来凳子和碗筷闷头吃饭,而在夜晚来临时,又在厢房里打好地铺,倒头睡觉。而我的父亲,也与他一样,在年关到来时,卷了铺盖去别家讨债,常常这个讨债的男人熬不住走了,父亲还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讨来的钱,除了归还欠款,父亲也一笔一笔地存钱,无论多寡都是银行定期,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是一个农民对安全感的存储,他用这样的方式,与生活讲和。
⑤几年后,父亲进城帮人疏通下水道挣钱。全家住在一个每月40元租金的破旧小院里。记得刚刚搬进去时,母亲看着裂了一条大缝的墙壁,伤心地哭了。父亲买来石灰水泥,将那些破败的地方,一点点地修补起来,又在泥泞的院子里铺了一条红砖小路,还换了一个好看的铁门,让这个收破烂的人都不想租住的院子,现出一点朴实的生机。我们在这个县城的角落里,一住便是五年,而父亲的日记本里,也记录了五年来每一笔疏通下水道的收入,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它们水滴一样,汇成一桶一桶带着房檐上泥沙的水,并最终积攒到购买一套产权房的首付款 , 让我们一家,自此真正地在县城里可以挺直了腰杆生活。
⑥那个时候的父亲,几乎不再看书,也不写日记了。偶尔,他闲下来,会打开一些收购来的废书报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人生格言,就摘抄几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窗外的雨沿着长了青苔的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父亲在寂寞中吹口琴、记账、写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没有人与他交流,即便是母亲,也不曾真正地理解过他。生活从那些关于国家、革命的激情思考,彻底地成为简单的数字和账簿。
⑦而父亲依然将他的口琴和日记本,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
(选自2018年9月《文汇笔会》,作者安宁,有删改)
时间 | 日记本所记载的内容 | 对生活的态度 |
高中 | 务实地记录庄稼的种植,激情昂扬地写着《论人生的理想》 | ① |
奶奶烧掉书籍和藏品后 | 记录庄稼的种植、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 | 接纳成为农民的现实 |
每逢过年 | 讨债者和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 | ② |
几年后 | ③ | 努力攒钱买房 |
①偶尔,他闲下来,会打开一些收购来的废书报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人生格言,就摘抄几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
②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李森祥《台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