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
KNO3(g/100g水 | 20.9 | 31.6 | 63.9 | 110 | 169 | |
NaCl(g/100g水) | 35.8 | 36 | 36.6 | 37.3 | 38.4 |
请依据上述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实验中⑤所对应的溶液质量是;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
上述流程中,需要加热的操作是,操作2的名称为;20℃时,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
水没有分解产生气体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取5%的过氧化氢 溶液于试管中,伸 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
说明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 |
|
实验三 |
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产生大量气泡,带 火星木条复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
①称量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其目的是。;
②把①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加入到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其目的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