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73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史学家戴逸认为:“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下列开始吹散这一“迷雾”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辛丑条约》 D . 辛亥革命
  • 2.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
    A .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3.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割占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黄海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 4.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洪秀全 C . “扶清灭洋” D . 《天朝田亩制度》
  • 5. 下列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上海轮船招商局
  • 6.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戊戌政变后,除下列哪项措施外,各项变法措施均随之被取缔(    )
    A . 奖励创造发明 B . 改科举,废八股 C . 取消旗人特权 D . 设立京师大学堂
  • 8.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护国战争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 9.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0.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护国军力量强大 C . 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 . 北洋军阀力量分裂
  • 11. 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 .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 .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 .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 . 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 12. 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 . 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 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 .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13. 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   )
    A . 南京 B . 遵义 C . 上海 D . 延安
  • 14.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开始于:(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 . 遵义会议
  • 15.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
    A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维下夕烟 C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16.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武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此国共合作(   )
    A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打击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C . 建立了黄埔军校 D . 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 17.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
    A . 淞沪会战 B . 徐州会战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18. “中国是最早抗击轴心国侵略的国家,牵制了身处中国内陆的大批日军,在同盟国的整体部署中,中国的战略地位显然极其重要。”作者认为抗日战争(   )
    A . 使中国遭受巨大损失 B . 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 D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19.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 重庆谈判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0.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 . 民主共和 B . 民主科学 C . 实业救国 D . 变法图强
  • 21. 1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 商务印书馆 B . 中华书局 C . 开明书店 D . 生活书店
  • 22. 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茅盾——《子夜》 C . 齐白石——《愚公移山》 D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二、辨析题

三、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

    名称

    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

    1840年—1850年

    器物实践

    1850年—1895年

    第二阶段

    ____________

    君主立宪设想

    19世纪70年代—1898年

    君主立宪实践

    1898年

    民主共和设想

    1894年—1911年

    民主共和实践

    1912年—1927年

    第三阶段

    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1926年

    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926年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 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写出“第二阶段”的名称。
    (2) 根据所学知识,概述1920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因素。
    (3) 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纵坐标表示时间。

    请回答:

    (1) 19世纪末,江苏南通出现了一位状元实业家,请举出他创办的一个企业。
    (2) 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了大发展,请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3) 造成1937—1949年民族工业持续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结合上述分析,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30. 中日关系牵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学生组织的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并完成。

    步骤一:识事件——追寻发展的轨迹

    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经历了“自强求富梦”、“政改救国梦”、“民主共和梦”、“文化救国梦”等,但都没有圆梦。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步骤二: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1

    图2

    步骤三: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黄河大合唱》

    步骤四:看新闻——关注中日关系现状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国家公安委员长古屋圭司20日上午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继总务大臣新藤义孝于12日之后,一周之内安倍内阁中第二位参拜靖国神社的内阁大臣。

    (1) 材料中的“自强求富梦”指的是什么事件?;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其结果如何?
    (2) 图1残历碑右面刻着“9月18日”的字样;图2是一套被誉为“千年晓月,永定一桥”的邮票,它们分别反映了哪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3) 材料中的《黄河大合唱》唱出了军民共同抗敌的情景,作曲者是谁?请写出在这一时期中国军队抗敌的两个重要战役。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有一部分人如此热衷地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日本的这些行为我们应如何应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