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月考试卷
原始农耕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材料一:通过1973年和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 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
材料二: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需要有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二靠捕鱼,他们已发明了渔网;三靠种植,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已进入到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现已发现半坡人盛栗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植栗。半坡人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总的来看,这些彩陶图案,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
——摘编自《史前再现:半坡遗址》
“夏传子,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后继的商朝和周朝,国家的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舜把禹推荐给上天,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十七年后帝舜驾崩。禹(为舜)服丧三年结束后,辞去帝位,以避让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去了阳城。天下的诸侯却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帝王大禹向东巡查,到达会稽驾崩,把天下授给“益”。......诸侯都离开“益”而朝拜“启”,说“我们的君主是帝王大禹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登上了天子的位置。
——译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一:漫画暴君。
材料二:汤建国后,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材料三: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一:19世纪末,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材料二:下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
材料三: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公斤,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