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自查试卷

修改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50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从群居到聚族而居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 2.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不包括(    )
    A . 农作物种植 B . 聚落的发展 C . 家畜饲养的出现 D . 打制石器的发展
  • 3.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我国(   )

    A . 原始社会晚期的农业 B . 人类早期的定居生活 C . 建筑与工艺技术起源 D . 中华悠久的文明进程
  • 4.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 学会用火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原始农业的兴起 D . 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的出现
  • 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
    A . 彩陶 B . 白陶 C . 黑陶 D . 青铜器器皿
  • 7.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    )
    A . 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B . 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 C . 会制造陶器,形式多样的琉璃陶 D . 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 8.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    )

    A .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 9. 历史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黄帝炎帝时期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 . 中国的朝代更替 B . 中国的礼仪文化 C . 中国的农耕文化 D . 中国的青铜文化
  • 10.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据,从采集到种植,从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填空题

  • 11. 使用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
  • 12. 填空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 图一出土的遗址是遗址,在我国   流域,遗址距今约年,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图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2) 图二中的文字是,使用等多种造字方法。
    (3) 图三是西周的,定都,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三、材料分析题

  • 13.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的原始人类,必须过怎样的生活才能生存下去?
    (2) 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3) 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14.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图书,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资料。根据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根据图1文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①“追寻祖先的足迹”: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祖先”是

    ②“传说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③“夏、商、西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是

    (2) 图2“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哪一学派的思想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争雄”战争有何不同(两点即可)?
    (3) 图3中秦、汉的都城分别在哪里?秦“强”汉盛”时在位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秦“强”和汉“盛”分别表现为什么?
    (4) 结合三幅图片,指出促进国家强盛的原因。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