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    )
    A . 海洛因 B . 鸦片 C . 布匹 D . 茶叶
  • 2. 清朝时期,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的是(    )
    A . 康熙帝 B . 乾隆帝 C . 嘉庆帝 D . 道光帝
  • 3. 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 《尼不楚条约》
  • 4.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满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 5. 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
    A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 得到巨额赔款 C . 强迫清政府开放多处通商口岸 D . 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 6. 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后,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的是(    )
    A . 冯云山 B . 萧朝贵 C . 杨秀清 D . 洪秀全
  • 7.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 . 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 在永安整顿建制封王 C .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D .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 8. 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指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该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青年杂志》
  • 9. 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    )
    A . 洋枪队 B . 英法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湘军
  •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太平天国失败应吸取教训的是(    )

    ①没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没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没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没能组建自己的军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的将领是(    )
    A .   左宝贵 B . 陈化成 C . 丁汝昌 D . 关天培
  • 12. “公车上书”的主要组织者有(    )
    A . 康有为、谭嗣同 B . 梁启超、林旭 C . 杨锐、杨深秀 D . 康有为、梁启超
  • 1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在上海创办的(    )
    A . 《国闻报》 B . 《时务报》 C . 《知新报》 D . 《变法通议》
  • 14. 戊戌变法又称(    )
    A . 维新变法 B . 百日维新 C . 1898年变法 D . 六君子变法
  • 15.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贴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所以实际上本息合计达(    )
    A . 9.8亿两 B . 9.9亿两 C . 8.8亿两 D . 8.9亿两
  • 16.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 . 陈独秀 B . 毛泽东 C . 孙中山 D . 邓小平
  • 17. 兴中会成立于(    )
    A . 日本东京 B . 美国洛杉矶 C . 美国檀香山 D . 日本北海道
  • 18.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后,出现了许多宣传民主革命的著作,章炳麟的代表作是(    )
    A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 《猛回头》 C . 《革命军》 D . 《警世钟》
  • 19.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 . 《中外纪闻》 B . 《民报》 C . 《万国公报》 D . 《人民日报》
  • 20.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共产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理性主义 D . 三民主义
  • 21.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戊戌变法 C . 黄花岗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 22. 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
    A .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 . 维护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23.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南京 D . 天津
  • 24. 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 .   咸丰帝 B . 同治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 25. 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变法与图强 C . 民族与民权 D . 团结与协作

二、识图题(本题共16分)

  • 26. 仔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面对鸦片的泛滥,林则徐主张什么?他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到广州后,做的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是什么?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 图②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著名将领,他带领致远舰冲向日舰“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他是谁?这次战役是什么?
    (3) 这次战役后,北洋舰队损失惨重,虽然主力尚存,但也为后来战争失败,签订哪一条约埋下了祸根?对此你有何感想?
    (4) 对图①图②所示的两个人物的共同评价是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共14分)

  • 27. 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不久,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材料二:……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三: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为镇压义和团,多国组成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请回答: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列强的哪次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战败后签订了哪一条约?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又签订了不等条约,通过此条约,拆除了重要的海防屏障是什么?
    (4)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四、读史有感题(共14分)

  • 28. 这是一场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请回答:

    (1) 这场运动是什么?它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分别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 这场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谁?地方的代表是谁?请写出一个
    (3) 这场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了吗?请说明理由

五、活动与探究题(共6分)

  • 29.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爆发?这场运动高呼的口号都有什么?请写出一个。(不能用材料中的原话)
    (2) 这一事件最初的爆发地在哪?6月5日后哪一城市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3) 材料中指出要“内除国贼”,请你写出一位当时的“国贼”。
    (4) 作为中学生,身处和平年代,你应该怎样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