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四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修改时间:2020-11-16
浏览次数:222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1. 下列叙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恋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千里冰封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汽喷到玻璃面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 )
A .
金属液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 .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 .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 .
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下面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 .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 .
早晨有浓雾
D .
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南极气温常低于-20℃,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A .
汽化现象
B .
升华现象
C .
蒸发现象
D .
凝华现象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熔化
C .
升华
D .
蒸发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 .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 .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 .
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 .
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雪的形成是( )
A .
凝固
B .
凝华
C .
汽化
D .
液化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积水干涸
C .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 .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 .
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
B .
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C .
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D .
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填空题
11.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客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填“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不会放热”)。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今年3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名称)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有霜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 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
。
(2) 小红由短文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
(3) 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中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填物态变化名称)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校园的公布栏上张贴了这样一则公告:由于气候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吸收/放出)热量.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解答题
16. 2013年初,新疆很多地方发生了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清除路面的积雪,军区某团出动了特种除雪车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该特种除雪车安装了一台飞机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吹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这是一种非常快速、有效的除雪方式。
(1) 雪在高达600℃热风的冲击下,
了热量,迅速
成水,并被高达10米/秒的风吹到路边。
(2) 积雪熔化成水后,一部分水在高温热风的冲击下,
了热量,
成了水蒸气。其中,
和
两个条件都加快了水的蒸发。
(3) 还有少部分积雪在高温作用下,
了热量,直接由固态的雪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叫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B.用水浴加热。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B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其原因。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一次小华见到妈妈做完菜,关火后才放盐.小华问:“妈妈,你刚才是不是忘记放盐了?”妈妈说:“没有忘,这是加碘盐,必须关火后放盐”,你能理解这种现象吗?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0.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