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八方各异气,。(曹植《梁甫行》)
    (4) ,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6)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7) 《春望》中诗人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8)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诗句是: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名著,完成小题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shī(    )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生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 以上文段选自科普作品《》作者是
    (2) 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具体的汉字。

    shī()加    周旋(

    (3)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4) 请把文中画线的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 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面前的敌人”具体指什么?②文中作者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情怀。

三、综合性学习

  • 3. 综合探究

    2020年新年来临之际,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利用周一下午班会课的时间,在本班教室举办“新年读书会”活动。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你为这次读书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2) 下面这段文字是小明在活动中的发言稿,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助他修改。

    ①阅读课上,我们对《海伦·凯勒传》展开讨论,感触很多。②谁能相信一个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外语呢?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④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呢?⑥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海伦凯勒的这种精神将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a.第③句应把“”一词改为“

    b.第⑤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 班长让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该怎样邀请张老师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4) 在活动中,同学们认为读书要有好的方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收获。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向同学们做简要的介绍: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完成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1)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处。

    (2) 这一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
    (3) 请对第②段划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
    (4)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5) 在你的记忆宝库中,你的爸爸或是妈妈在你的心中肯定留下了让你感动的一瞬间。请用你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吧。(字数不超过40字)
  • 5. 阅读《冰雪精灵——雾凇》,完成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幅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它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子。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睛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在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揪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氢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这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知识》2019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1) 第⑤段甲——丁句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丙)∥(丁) C . (甲)(乙)∥(丙)(丁) D . (甲)(乙)∥(丁)∥(丁)
    (2) 第⑧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出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 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试从文中找四个字),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精神品质,运用了说明顺序。
    (4) 从全文来看,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有哪些作用?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文言文郦道元的《三峡》完成下列题目。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每至晴初霜           ②略无

    多趣味               ④属凄异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文中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一句话是:
    (4) 文章第二段在写夏季江水的特点时,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 7.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地人名和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