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成武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 . 棉纺织品 B . 机器 C . 鸦片 D . 枪炮
  • 2.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宝贵 C . 左宗棠 D . 关天培
  • 3. 1836年《中国从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 . 日本 B . 英国 C . 美国 D . 法国
  • 4.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 5.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 . 法国 B . 美国 C . 英国 D . 俄国
  • 7.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金田起义 B . 北伐西征 C . 定都天京 D . 天京事变
  • 8. 下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是(    )

    A . 近代化的探索 B . 民族危机的加剧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9. 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是学习西方先进的(    )
    A . 政治制度 B . 科学技术 C . 教育制度 D . 思想文化
  • 10.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 .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11.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 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 . 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 .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2.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 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B . 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 . 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 1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 14.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
    A . 丰岛海战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半岛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 15.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6.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
    A . 严复 B . 梁启超 C . 李鸿章 D . 康有为
  • 17. “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 . 政治制度 B . 科学技术 C . 思想文化 D . 生活方式
  • 18. 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 . 实行洋务运动 B . 进行暴力革命 C . 推行维新变法 D . 开展新文化运动
  • 19. 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
    A . 左宗棠 B . 谭嗣同 C . 梁启超 D . 曾国藩
  • 20. 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这位皇帝是(    )
    A . 道光帝 B . 咸丰帝 C . 同治帝 D . 光绪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8分,23题10分,共30分。

  • 21.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40年爆发的战争中,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而船只多系水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二: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并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达到顶点,让我们(英国)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让荣耀和利益不可阻挡的到来。”

    材料三: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1) 指出材料一中“战争”的名称。该材料认为这场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 指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在此条约中,“千百万的赔款”具体是多少?“永久割让的一座岛屿”是指什么地方?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条约内容外,请再写出“条约”的一条内容。
    (3) 材料三陈述的内容发生于哪一次战争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分别是谁?
  • 22.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激烈海战】

    材料一:

    【耻辱之约】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后续影响】

    材料三:

    图1

    图2

    (1) 材料一中描绘的是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中日之间这场战争的名称。指出材料一中这场海战的名称及在海战中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的名字。
    (2) 据材料二内容指出“条约”的名称。“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对华进行资本输出?说说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材料三反映了中日战后怎样的局面?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 23.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进行了艰难的抗争与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运动的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它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农民运动?运动的领袖是谁?这场运动定都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是什么?
    (2) 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列举在这次运动中清政府为“御侮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列举两例即可)据材料指出这次运动的性质。
    (3) 指出材料三中“变法”的名称。“变法”中的哪项措施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最后“变法”虽然失败,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