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0-10-20 浏览次数:375 类型:复习试卷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于敏、李延年、孙家栋、袁隆平、张富清、黄旭华、屠呦呦、申纪兰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于敏、孙家栋、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5位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撑起了“共和国勋章”的半壁江山。他们在科学前沿坚毅地探索,在重大科技领域默默地耕耘,氢弹、核潜艇、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究破,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打下坚实基础;杂交水稻技术和青蒿素的发现,不仅为我国粮食和医药领域、更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材料一:于敏——“中国氢弹之父”,2019年9月29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1961年,党组织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连他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什么工作,直到1988年解密。1965年9—11月,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
材料二: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提出了青年发展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