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82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2. 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 . 台湾海峡 B . 朝鲜海峡 C . 琼州海峡 D . 渤海海峡
  • 3. 我国的钓鱼岛、黄岩岛分别位于(    )

    A . 黄海东海 B . 东海南海 C . 南海黄海 D . 东海渤海
  • 4.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新疆 B . 西藏 C . 内蒙古 D . 青海
  • 5. 鲁菜、川菜、湘菜都是中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
    A . 山东省  四川省  湖南省 B . 河北省  四川省  甘肃省 C . 河北省  福建省  湖南省 D . 山东省  福建省  甘肃省
  • 6.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较快 B . 1840﹣1949年人口增长最慢 C . 1949﹣1990年人口增长最快 D . 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最快
  • 7.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前,我国没有必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B . 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 .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 .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 8.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C . 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D .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
  • 9. 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我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 . 云南省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河南省 D . 广东省
  • 11.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 . 小杂聚,大聚居 B . 大杂居,小聚居 C . 分布比较均匀 D . 汉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 12.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和盆地 B . 高原和山地 C . 平原和丘陵 D . 山地和丘陵
  • 13. 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
    A . 云贵高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塔里木盆地 D . 青藏高原
  • 14. 下列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且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A . 祁连山 B . 太行山 C . 大兴安岭 D . 武夷山
  • 15. 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
    A . B . C . D .
  • 16. 我国四大盆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

    A . 四川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柴达木盆地 D . 塔里木盆地
  • 17.

    如图为沿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此天气过程一般发生在(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 18. 玲玲在微信朋友图写道:“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油菜花。”请你给她推荐三月观赏油菜花的最佳地区(    )
    A . 江西婺源 B . 宁夏银川 C . 青海湖滨 D . 松花江畔
  • 19.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 . 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 . 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 . 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 20. 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纬度因素 D . 洋流因素
  • 21. 每年农历立春前后,我国北方松江平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南方海南岛却已经春意盎然,南北季节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 B . 降水 C . 海拔 D . 季风
  • 22. 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大致经过的地方 C .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 23.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 . 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 .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 24. 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 . 黑龙江 B . 黄河 C . 长江 D . 珠江
  • 25. 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

    A . 珠江、长江 B . 黄河、松花江 C . 珠江、黑龙江 D . 长江、塔里木河
  • 26. 下列平原中,不是黄河所塑造的是(  )
    A . 成都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宁夏平原 D . 河套平原
  • 27.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 . 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 . 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 . 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 28. 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水旱灾害 D . 早霜
  • 29. 滑坡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容易诱发滑坡发生的自然因素有(     )

    ①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②山多坡陡,植被缺乏

    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④地震⑤春季干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 30. 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
    A .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B . 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 C . 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 D .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二、非选择题

  • 31.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海拔、地形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 图中甲地形区是(填名称),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C.海拔高,气温低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3) 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填字母)。
    (4) (山脉名称)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和丘陵低地交错分布,夏季(气候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水田或旱地)农业区。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灾害频繁。
  •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暸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 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2)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中游突出的是(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下面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是_____。

    ①植树种草②陡坡开垦③退耕还林④修建挡土坝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4) H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5) 黄河从地形区B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
    (6)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
    (7) 湖泊E,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8) 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
    (9) 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
    (10) 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