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0-08-11 浏览次数:178 类型:一轮复习
指标 物种 | 马尾松 | 苦槠 | 石栎 | 青冈 |
光补偿点(mol•m-2•s-1) | 140 | 66 | 37 | 22 |
光饱和点(mol•m-2•s-1) | 1425 | 1255 | 976 | 924 |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选项 | 标记元素或化合物 | 研究的生理过程(实验) | 结论 |
A | 18O 分别标记H O、CO 2 2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B | 35S 标( )记蛋白质 |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 DNA 是遗传物质 |
C | 3H 标记亮氨酸 |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形成实验 |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运输途径:
|
D | 15N 标记 NH Cl 培养 4 大肠杆菌 | DNA 复制 |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茶树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茶树的56%。左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右图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茶树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影响A点变化的内因是;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点.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38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段获得的.
③为了使该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改实验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