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194 类型:中考模拟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域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国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三: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