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市长白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验收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82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28年9月,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发现自己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因受到污染而发霉,实验室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它一倒了之,但弗莱明没有________,他要看是哪种霉菌在捣乱。于是他拿起培养皿来仔细观察,想了解为什么发霉的培养液就不能再用。对着亮光,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青绿色的霉花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原来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

        弗莱明立即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某种了不起的东西,他兴奋地迅速从培养器皿中刮出一点霉菌,________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透过厚厚的镜片,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终于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论文。接着,弗莱明制取了少量青霉素结晶,先后到两家医院,请医生临床试用于人体,但遭到拒绝,青霉素被打入冷宫。( )。在这种既不能做临床试用也不能批量生产的情况下,青霉素从此________。弗莱明也只好在1931年暂时放弃了继续研究,但是他一直在让那个培养皿上的青霉素________。直到生化学家钱恩和病理学家弗洛里成功分离出青霉素之后,青霉素才于1943年在美国投入量产。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循规蹈矩   小心翼翼   销声匿迹   传宗接代 B . 循规蹈矩   谨小慎微   偃旗息鼓   休养生息 C . 安分守己   小心翼翼   偃旗息鼓   传宗接代 D . 安分守己   谨小慎微   销声匿迹   休养生息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B . 他发现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霉菌。 C . 他终于发现这种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 D . 他终于发现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不能临床试用,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入冷宫 B . 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入冷宫是因为不能临床试用 C . 提取太困难是青霉素被打入冷宫的一个重要原因 D . 青霉素被打入冷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取太困难了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韩非子认为,“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问辩》),这一“功用”便是法治,利于法治则大力提倡,反之则坚决反对。表现在语言运用上,法家要求语言必须毫不含糊地表达法律之意,不能留下艺术般的想象空间和因人而异的主观意会。因而在行文中,韩非子使用了大量的限定副词“必”和否定副词“未”“勿”“毋”等,一方面极为肯定,必须如此,一方面彻底否定,完全没有,语气十分果决。《韩非子》现存55篇,有540处用到“必”字,其中528次均为此用法。如《爱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大贵,必易主位……”为了表达必须制止的意思,有时运用否定式祈使句,形成“不使”“不令”或“必……,不(不能,毋)……”的句式,这使得《韩非子》充满居高临下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意味。

        法治讲究齐一,因而韩非子反对“辩言”。他在《五蠹》中所列的危害国家法治的五种人中将学者和“言谈者”列在前二位。他认为这些人扰乱了国家的秩序,败坏了国家的风俗,是乱之征。在《显学》篇中,他还举例说明放任辩论给国家带来的损害:“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他认为不同观点的论辩,是思想的不一致造成的,而维护己说,有时必然强词夺理,容易带来思想的混乱,造成“言无定术,行无常议”的局面。这与讲究齐一的法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主张言意为一,方法一定,说者一言,听者一律。

        韩非子认为文饰是一种恶习,常常是为投对方所好而进行的矫情之举,他称这种话叫“饰言”,称这种事“饰行”。“饰”成为一种伪装,一种矫饰,不能表达真意甚至有意识地隐藏真意,与“齐一”相违背。在韩非子看来,美好之意不需“饰言”,美善之质不必文饰。因而《韩非子》在论述时,往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二柄》);在行文中,《韩非子》注重事理的推导和因果的总结,多用“故”“是故”“是以”之类的词语;在句式上,多短句,且多以排比的形式言之。

        法治讲究接受,只有让民众知晓,才能够达到依法治理的目的,因而韩非子主张语言要明白晓畅。要达到明白晓畅,仅用简约流畅的语言和严谨明晰的推论是不够的,在《韩非子》中,寓言是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全书有300余则寓言从内容上说,有的是历史故事,如“和氏之璧”,有的是现实传说,如“郑人买履”;从形式上说,大都短小精悍,有的是一则寓言明一个事理,有的是几则寓言共示一意。但不管取材于何种内容,采用何种形式,《韩非子》寓言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意义有明确的指向性。他寓言中的言与意、事与理均构成一对一的直接联系,题旨单纯明确。

        《韩非子》的词语运用、句式构成、寓言形式等话语方式,具有不容置疑、果决直接、明白晓畅等特点,这些是构成《韩非子》文章冷峻富赡风格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又无疑都取决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摘编自张庆利《韩非论法的话语方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非子认为,在表述法律的意思时,运用语言必须毫不含糊,不能留下任何艺术般的想象空间和因人而异的主观意会。 B . 韩非子行文,语气十分果决,要么极为肯定,必须如此,要么彻底否定,完全没有,因而他多用“必”“勿”等副词。 C . 在表达必须制止的意思时,《韩非子》都采用否定的祈使句式,充满居高临下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意味。 D . 韩非子反对辩言,认为放任辩论会给国家带来损害,主张言意为一,方法一定,说者一言,听者一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韩非子之所以认为学者和“言谈者”是对国家法治危害最大的两种人,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人长于论辩,有时还强词夺理,会带来思想混乱,影响法治的齐一。 B . 韩非子认为,美好的意思、美善的本质根本不需要“饰”,凡文饰均不能表达真意,与法治讲究齐一的精神是完全违背的,论述就应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C . 《韩非子》的行文,多用“故”“是故”“是以”之类的词语,在句式上,多用短句和排比句式,这主要是因为韩非子注重事理的推导和因果的总结。 D . 《韩非子》大量使用寓言,且寓言中的言与意、事与理均构成一对一的直接联系,就是为了便于民众对法治的知晓和接受,从而达到依法治理的目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些判断本身固然有些太过绝对,但这种彻底否定、完全没有的语气却强调了法治的不容置疑。 B . “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韩非子通过这些历史事实,论述了放任不同观点间的辩论会给国家带来损害。 C .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此例意在说明《韩非子》毫无文饰的特点。 D . 不容置疑、果决直接、明白晓畅等语言特点,构成了《韩非子》文章冷峻富赡的风格,而这些语言特点都是由《韩非子》强调法治的主题所决定的。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65%(2017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不小差距。

    (摘编自林芝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失补贴政策待完善》)

    材料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央财政负担递增,2016年补贴清算资金就高达58.59亿元。

        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

        2017年12月,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一政策虽作用于消费环节,但最终受益者还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当然,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会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好的产品。

        2018年2月,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电动汽车中,只有续航里程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的车型才能得到更优厚的补贴;而以知豆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等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在补贴被减半甚至失去补贴的情况下,将逐步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微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获取补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摘编自谢光耀《四部委新政下狠手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降》)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2013~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材料四

        有关部门表示,政府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为保证政策衔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以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该办法对所有车企提出燃料消耗量积分(油耗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两项考核指标。达标获正积分,未达标获负积分。油耗正积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都能在关联企业间转让;油耗正积分还能结转至下一年度使用,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不能结转。所有负积分都必须在当年内用正积分来抵偿。油耗负积分可用油耗正积分或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而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只能向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该办法还规定,新能源汽车在油耗积分计算中,可直接以2~5倍的数量参与计算。可以说,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中得到双重优惠。因此,生产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了未来乘用车企业油耗积分达标的最佳选择。那些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明显滞后的传统车企,未来势必要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解读》

    (1) 下列对材料四中《管理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某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如果是正分,可以选择出售给关联企业;如果是负分,只能从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B . 某车企的油耗积分如果是负分,它可以选择从关联企业购买正积分来抵偿,也可以选择用上年度结转的正积分来抵偿。 C . 某车企如果某年度在油耗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就不得不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D . 该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而且让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型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比很大,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B .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实施与延期,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间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促进纯电动汽车提高技术。 C . 知豆D2等微型纯电动汽车难以满足2018年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提出的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补贴被减半甚至失去补贴。 D . 相比2013年,2018年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数的分类更细,其目的是减少对续航里程低的纯电动汽车车型的补贴。
    (3) 我国政府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哪些政策引导?请简要概括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跛哥

    李世袭

        跛哥的大号叫郭苇。我想,应该是那种有思想的芦苇。

        因为脚跛,他上学没少受人欺负。跛哥上初二的时候,新任的语文老师上第一次课时,让学生解释“蹒跚”的意思。这个调皮的学生却说:“让郭苇给我们表演一下吧。”学生们一阵哄笑,老师也笑了,说:“郭苇,既然大家都同意,你就上来学一学吧。”跛哥听了,脸红得像灌了半斤老白干。他拿起语文书朝说话的那个学生砸过去,然后背起书包往外走。跛哥走的时候,一拐一拐地,正是“蹒跚”的“生动解释”。可学生们却不再笑了,老师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后来老师来到跛哥家,道了歉,希望郭苇能回去接着上学。跛哥说:“我早该不上了,家里没钱供我了。老师您不用过意不去。”说来说去,说去说来,老师还是没有劝动跛哥。

        跛哥退学以后,就去大城市当了几年维修钟表的学徒。回来后到镇上开了个修钟表的小店,店名就叫“跛哥钟表维修店”。跛哥想开了,跛就是跛,为什么不让人家说?

        一开始,跛哥的生意只是勉强有些进项,但他能钻研,肯努力,生意很快就火了。周边的人们都知道,没有跛哥修不好的钟表。几年过去,跛哥的店名换成了“跛哥钟表家电维修部”,生意多得忙不过来。但跛哥娘也开始发愁了:儿子老大不小了,上哪儿找个媳妇呀!跛哥却说:“急什么急,您儿子心眼好,脑子灵,挣钱多,咋都不愁个媳妇。说不定还会有人送上门来呢。”跛哥娘便勉强笑笑,

        一天,跛哥店前来了个讨饭的孩子,脚也一拐一拐的。跛哥很是可怜他,给他了些钱,孩子便哭了。他告诉跛哥,他是出来找活干的,活没找着钱却花光了,又没脸回家,只好一边讨饭一边找活干。他还说跛哥对他最好,希望能收他做学徒。跛哥犹豫了一下答应了。这孩子心眼灵,又勤快,很快就能独当一面。跛哥把活儿干完,不等顾客来取,他就主动给人送去。维修部的生意更火了。

        时针一圈又一圈地跑个不停,转眼间,孩子在跛哥这儿待了多半年了。这天,跛哥拿出一沓钱对孩子说:“这是你的工钱。你也该回家了。你手艺学得也差不多了,回去后自己开个店,只要勤快点,好好干,日子肯定错不了。”孩子接过钱,对跛哥谢了又谢,依依不舍地走了。

        半年时间又在“嘀嗒嘀嗒”声音中过去了,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

        春节快到的时候,跛哥家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就是那孩子,另一位是那孩子的姐姐,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孩子和跛哥叙旧,姑娘和跛哥娘边唠嗑儿边准备饭菜。

        这天晚上,姐弟两人住了下来。晚上,孩子对跛哥说,他想把姐姐介绍给跛哥。跛哥听了问:“你不是说梦话吧?”孩子说:“不是,你心眼好,又有本事,将来肯定会成大事,我们家里人都说,我姐跟了你肯定能享福。”跛哥不说话了,跛哥不是不想媳妇,有时想得还挺厉害。但跛哥想:找媳妇,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呀。跛哥想好了,就说:“我怕委屈了你姐。”……

        第二天,姐弟俩走了。后来孩子的姐姐嫁了人,日子过得挺不错。孩子每次来看跛哥,总免不了说上一句“你当初不该回绝这门婚事”的话。跛哥总是笑笑,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说:“我的爱情,总会来的。”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在交代跛哥名字的基础上,写了“我”对名字的理解,为的是突出小说主人公身体残疾,像芦苇一样柔弱。 B . 调皮的学生说让郭苇通过表演解释“蹒跚”的意思,同学们一阵哄笑,老师就让郭苇上台表演,跛哥看到大家都歧视他,生气地走了。 C . “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这一段的交代既符合跛哥的职业特点,也说明跋哥岁数一天天增大,跛哥娘为给跛哥找媳妇越来越发愁了。 D . 受过跛哥照顾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姐姐介绍给跛哥,但是跛哥拒绝了,他看出了姐弟俩的庸俗,和他的爱情观不相符。
    (2) 小说中的跛哥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应把标题“跛哥”改为“有思想的芦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异域之人,一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 , 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B .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C .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D .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和亲,通常指两个对立民族出于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关系的目的所进行的联烟。以汉代的汉匈和亲最为典型。 B . 足下,平辈朋友间的敬称,源于春秋时晋文公对介子推的称呼,与之相近的还有阁下、在下。而陛下则是对帝的敬称,殿下是对太子、亲王的敬称。 C .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羊、猪各一叫作“少牢”。古代行祭前需先将牺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D . 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主要负责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的事务,在秦汉时典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
    (3) 下列对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匈关系缓和后,汉朝要求匈奴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常惠与汉使者用计,说汉天子射到一只雁,雁的脚上就有苏武写给天子的信,匈奴这才放回苏武。 B . 苏武离开匈奴回国时,李陵曾设宴向他祝贺,席间李陵边舞边歌表达了自己的苦衷:曾经远涉万里越过大漠为朝廷奋力杀敌,但兵败母死,想报恩也没有去处。 C . 昭帝驾崩后,宣帝即位,因苏武以重臣的身份拥立宣帝有功,因而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不过苏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兄弟朋友,自家没有多余的财物。 D . 苏武年老后膝下无子,宣帝问他在匈奴有无儿子,苏武面陈宣帝,离开匈奴时,自己的匈奴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叫通国,希望能将他赎回,宣帝满足了他的请求。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②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B .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C .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 .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诗人身处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感到无尽的悲凉。
    (2) 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两句,借两个地名巧妙地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3) 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

六、语言表达

  • 8. 下面是某大学举办迎新晚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以及语气等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了招呼大一新生,我校打算举办迎新晚会,校团委和校学生会牵手组织,经过精心走台,9月20日晚八点在学校万人体育场正式演出,恳请全体大一新生按时参加。

  • 9.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融失意生离情,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离与合的生命境遇。

    材料:今与昔  家与国  悲与喜

    诉惆怅写欢聚  忆流年思往昔  抒壮志绘蓝图

    年华消逝  保家卫国  他乡漂泊  建功立业  仕途失意  家乡团聚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每两个月到护理院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给予2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首批发放达3万多元。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

        “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推出来引发了热议。你的看法是什么?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