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25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热播电视剧《隋唐演义》中隋文帝灭亡了陈朝,中国南北重归统一。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05年 D . 618年
  • 2.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 3.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

    A . 汉朝 B . 北魏 C . 唐朝 D . 宋朝
  • 4. 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的特点是(    )

    A . 封闭保守、狭隘自私 B . 民族交融、中西贯通 C . 盲目模仿、不思进取 D . 夜郎自大、唯我独尊
  • 5. 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6.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7. 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以下属于他向往宋朝的原因的是( )
    A . 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B . 北宋诗词繁荣昌盛 C . 北宋社会经济繁荣 D . 北宋读书风气浓厚
  • 8.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寇准 D . 秦桧
  • 9.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 10.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 汉朝的五铢钱 D . 北宋的交子
  • 11.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党项族 D . 蒙古族
  • 12.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 . 行省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
  • 13.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 . 市舶司的设置 B . 中书省的确立 C . 宣政院的设立 D . 驻藏大臣的设置
  • 14.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15.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 三国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两宋时期 D . 明清时期

二、材料分析(每大题10分;共20分)

  • 16.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歌舞升平,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期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强盛。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时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 “盛唐时期繁荣灿烂,歌舞升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3) 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4) 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 17.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有两位伟大的僧人,一个西行取经留下传奇故事,一个东渡日本广传中国佛法,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他们进行的是一次温暖中国、感动世界的文化之旅。

    材料二:“南海一号”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一发现的宋朝最大船只……已打捞出金、银、铁、瓷类等器物4000多件。据探测估计,整船将有6万至8万件文物,足以武装一个省级文物馆。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沉船物

    ﹣﹣摘编自《“南海一号”试捞20年沉浮录》

    材料三:5年前,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5年来,已经有80多各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1) 阅读材料一,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是哪一著作?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渡日本的高僧又是谁?他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哪一佛寺?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当时的大商港有哪些?宋代的商船最远到达哪里?
    (3) 船上的瓷器可能产自江西的什么地方?海船出海用什么导航?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4) 你觉得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应该怎样发挥积极地作用?
  • 18. 问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交往与交融自古以来一直延续。下列是关于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探究活动,请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1)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
    (2) 唐朝时期唐太宗采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列出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两个基本史实。
    (3) 唐朝为了更好的管理西域以及天山南北地区设立了哪两个机构?
    (4) 元朝在民族关系发展方面有怎样的历史趋势?又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地区?
    (5) 纵观我国古代民族交融发展史,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