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四)

修改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621 类型:二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谙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话划线字注音。

        孩子们对未来的chōng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在诗和音乐的yùn 律中,响 云xiāo,响遍山谷。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萧萧班马呜。(李白《送友人》)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⑤杜甫的《春望》里,从头发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的句子是: , 。   

    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里对月色进行细致描写的诗句是:,盖竹柏影也。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话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乃重岳阳楼   ②弗敢加也,必以

    ③太守而宾客从也  ④不戚于贫贱

  • 4. 名著阅读。

        【甲】他已经跑出二三十步去,可又不肯跑了,他舍不得那几匹骆驼。他在世界上的财产,现在,只剩下了自己的一条命。就是地上的一根麻绳,他也乐意拾起来,即使没用,还能稍微安慰他一下,至少他手中有条麻绳,不完全是空的。逃命是要紧的,可是赤裸裸的一条命有什么用呢?他得带走这几匹牲口。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丙】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置他于死地。他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他,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

    ①甲段中的“他”是,他后来和结了婚。

    ②乙段中的“他”是

    ③丙段中的“他”是,这是小说中的人物。

二、古诗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 诗人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用 来衬托出环境的静谧。

    (2) “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 , 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注释】①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②典谒已通名:主管迎宾的人已经通报了姓名。③了些:了结。④中人之性:才资居于中等的人。⑤新仲:朱载上的儿子,下文的辂(lù)是他的孙子。

    (1) 用“/”给文言文中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异 日 公 往 见 遂 为 知 己

    (2) 解释下列句子中话划线的字词。

    ①他语   ②凡

    ③以其子新仲    ④新仲以是诲其子辂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

    ②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

    (4) 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深有感触,请谈谈你的感受。

试题篮